近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到沙溪镇,就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该镇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进行指导。
检查组一行先后前往申明亭鹤馆、沙溪凉茶展示馆等非遗传承基地,实地检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与该镇文化部门、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进行交流。
据了解,沙溪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沙溪凉茶;省级项目3个——沙溪鹤舞、沙溪四月八、沙溪三月三;市级项目4个——沙溪鹤歌、隆都传统饮食习俗、沙溪洪圣殿洪圣龙王宝诞醮、龙头环十八掌。建有市级传承基地1处——申明亭鹤馆(鹤歌鹤舞传承基地),镇级传承基地6处——圣狮民俗馆(四月八传承基地)、圣狮小学(四月八传承基地)、中心小学(鹤歌鹤舞传承基地)、沙溪中学(鹤歌鹤舞传承基地)、荔苑隆都菜馆(隆都传统饮食习俗传承基地)、沙溪制药厂展示馆(沙溪凉茶传承基地),镇民间艺术培训基地1处。今年还将向上申报“沙溪九大簋”、“圣狮凤舞”、“沙溪栾樨饼”等3个项目。
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彬表示,沙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通过整合沙溪非遗项目和隆都文化资源,近期成功举办首届沙溪文化旅游嘉年华。该镇将依托秀美的古村落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导入产业,规划打造特色古镇,促进非遗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关瑞麟指出,沙溪非遗工作“有传承、有影响、有归档、有规划”,保护传承推广工作到位。沙溪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激发传承人挖掘保护非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带动年轻一代投身到非遗保护工作当中。要制定非遗和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规划,借助旅游业发展积极拓展非遗旅游市场;通过创新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促进非遗全民共建。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贝鹏程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曾淑花
◆二审:朱晖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