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和引领中山广大政法干警进一步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广泛宣传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山市委政法委、中山日报社联合开展“不负人民重托 坚守政法初心”中山市首届“十佳政法人物”评选宣传活动。本报特开设专栏,逐一介绍各位候选人优秀事迹。
“近段时间我们重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犯罪分子骗得都群众的血汗钱救命钱,这类案件拖不起等不得。”5月25日,杨洪岩在接受记者采访后已是晚上6点多,他在单位的食堂简单吃点饭,又开始进入紧张的加班状态。
41岁的杨洪岩是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也是院里出了名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铁面包公”。从事检察工作18年来,他始终以公正执法办案、精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审查批捕、审查起诉1300多宗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期。
较真碰硬 迎难而上办大案
“当一名优秀的检察官,除了对工作的热爱有做事的情怀外,还要敢于较真碰硬。”坐在对面的杨洪岩个头不高,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两鬓白发,谈到工作整个人就兴奋起来。
在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让杨洪岩最难忘的是2012年6月,某镇发生群众聚集性事件,混杂其间的少数违法犯罪分子实施打砸抢行为,现场非常混乱。
事发当天,杨洪岩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冒着危险深入现场了解情况,掌握了案件的第一手资料,为后面的快速审查办理案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人看到我穿着制服,也准备围攻我,被我机智脱身了。”说起当时的紧张情形,杨洪岩一脸轻松。
之后杨洪岩就带着办案组在看守所驻点一个星期,连续对涉嫌参与打砸抢和扰乱社会秩序的刑事、治安拘留违法犯罪人员进行审查甄别,快速依法批捕了一批涉嫌犯罪人员,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震摄了一批闹事不法分子,对整个事件迅速的平息起到重要作用。
2020年杨洪岩担纲主办的一个非法吸收存款案,涉案受骗群众7000多人、涉案金额达14亿元。此案影响范围广、案情复杂,光卷宗就达1900多卷,摞满了一整个房间,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大案。
为了尽快办理此案,为群众挽回损失,杨洪岩带着办案人员,迎难而上。他们克服疫情影响,连续5个多月加班加点,一页一页地翻看卷宗,潜心梳理证据材料,细致入微进行法律分析。就是春节期间,他也放弃与家人难得的团聚时机,多次返回单位专心研究案情。
经过杨洪岩他们近半年来艰辛付出,目前此案已经开庭审理。在庭审现场,杨洪岩公诉团队以扎实的业务素养,冷静沉着有力指控犯罪。旁听庭审的群众纷纷对杨洪岩等公诉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们执法为民。“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除此之外,杨洪岩还参与办理了公安部督办的涉案金额超40亿元的姚某某等人洗钱案、媒体高度关注的“墨汁粉条”案和最高检、公安部督办“11.22”特大涉恶组织、领导传销系列案件等一批大案、难案,在长期和犯罪份子的斗智斗勇中践行了一名检察官的初心使命。其中,他指导办理的“亮碧思有限公司”网络传销系列案,被评为全国打击网络传销十大精品案件。
追求极致 从十年前陈年旧案中挖出监督线索
杨洪岩在办案中喜琢磨、爱钻研,不断总结刑事案件办理经验。同时,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力争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经得历史和时间考验,没有遗憾的铁案。
“我们会把卷宗材料一页页审查,对每一个数字进行反复的核对。”杨洪岩说,特别是经济犯罪案件一个数字,就可以确定涉案当事人的罪与非罪,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及一家企业的生存发展,这让他们不得慎之又慎。
2018年,杨洪岩敏锐在当地媒体上发现一条某镇郊野山体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的消息,就与同事到现场了解情况,看到多年违法倾倒的垃圾围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让人触目惊心。
违法事实铁证如山,而嫌疑人却迟迟未能归案,甚至个别证人还受到嫌疑人威胁。出于检察职业的敏感,他认为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现象,在中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祥考直接指挥下,他积极参与调查,了解到十多年前涉案嫌疑人因垄断市场强迫交易被立案侦办,但最后案件却不了了之。顺着这条线索穷追不舍,他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信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把真相揭露出来。检察机关通过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调查,依法发现涉黑恶犯罪及其“保护伞”线索,推动打掉了两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及其背后的“保护伞”共40多人,该监督案件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例”。
“很多监督案件,从无到有,从发现线索到实施监督,我们检察机关主动作为,就是要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有一次,杨洪岩审核一宗毒品案件时,从一份办案说明发现异常,他就一路追查下去,把调查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最终查明了个别公职人员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事实。
近年来,杨洪岩监督立案侦查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共计83件,追捕、追诉犯罪嫌疑人13人、移送职务犯罪线索10件,通过执法办案深挖了一批犯罪分子,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铁骨柔情 人性化执法挽救失足学生
“当检察官,一定要掌握公平正义的法度,一方面要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体现执法的刚性,另一方面,也要对一时糊涂犯错的公民进行积极挽救,宽严相济体现执法的柔性和温度。”杨洪岩说,只有这样坚持客观公正又不失检察工作初心,才能达到刑事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7年初他在审核一宗诈骗案件时,发现当事双方系同学关系,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人为在校大学生一人为刚刚参加高考的毕业生,他多次耐心细致工作,同两名失足学生耐心长谈,摆事实、论道理、讲法律,促使犯罪嫌疑人诚恳认罪,组织双方和解,最终使两名犯罪嫌疑人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参加高考的毕业生被某高校录取后,专门给杨洪岩写信汇报他的学习生活情况,“我认真读书,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一定会做依法守法的好公民”。
今年年初,一名在押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反映其家中老人和妻子均有抑郁症状,女儿仅出生9个月。杨洪岩立即向领导汇报,多次到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调查核实情况,约见听取辩护人意见并促成林某某认罪认罚,还实地到林某某家中专门了解情况,最终促使侦查机关对林某某变更强制措施,使其返回家庭照顾家人,也及时防止一次潜在风险的发生。一次不懈辛苦的努力,换来犯罪嫌疑人真心悔罪认罪,“检察官看似做的是一件小事,对于当事人来讲都是天大的事”。
同时,在工作中,杨洪岩积极进取、坚持创新,推动工作科学发展。早在2007年,他统筹编纂了《公诉工作指引》,从案件受理、证据审查、文书制作、法律适用等多个方面提供可供操作的工作指引,在全国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较早探索试行全流程规范化运作。2014年,他着眼基层派出所实际,率先探索对基层派出所“监督、指导、预防”三位一体检警联络机制,建立健全提前介入案件的规章制度,明显提高了基层派出所执法办案质量和打击犯罪效能,得到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广东省依法治省先进个人”、“广东检察先锋模范榜人物”、“中山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山市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这些荣誉,杨洪岩显得很淡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检察官,我只是想为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办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案件。在退休以后,也可以直起腰板对所有的人说,我无愧于人民检察官的光荣称号”在采访的最后,杨洪岩如是说。
◆文/蔡伟强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