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木天: 海地维和扬我警威 筑牢防线守好国门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5-21


为激励和引领中山广大政法干警进一步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广泛宣传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山市委政法委、中山日报社联合开展“不负人民重托 坚守政法初心”中山市首届“十佳政法人物”评选宣传活动。本报特开设专栏,逐一介绍各位候选人优秀事迹。 

近些日子,刘木天有点忙。白天参加警务实战技能,中午和队友们一起分析案件,晚上刻苦钻研边检业务……
今年40岁的刘木天,是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中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三级警督。自小就有英雄梦、军人梦的他,立志当兵报效祖国。
18年来,无论是当兵,还是当边检干部,他一直勇敢向前、善打硬仗、忠于职守,在完成一个个的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军人警察的使命担当和忠诚本色。  

历经8个月生死考验
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

2007年4月,当时年仅的27岁刘木天还是一名现役边防警官,参加了广东边防总队组建的第5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和单位的5名同事一起到海地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

“当时还很年轻也没结婚,刚好部队有这个任务,我就抱着去国外历练的心态主动报了名。”去海地之前,刘木天也从电视、报纸上对当地恶劣环境有基本的了解。等他真正踏上海地这个处处惊心的国度,才发现在异国他乡执行任务,远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危险也是时时刻刻就在身边。

当时的海地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当地暴动骚乱时常上演,加上黑帮横行,社会治安环境很恶劣。在当地,维和防暴队主要负责高危地区定点驻守、联合武装巡逻、设卡查车、要人警卫、重要场所守护及大规模游行示威警戒监控等多类勤务,多次深入险地也让刘木天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

让刘木天记忆最深刻的是参加联海团组织的“闪电之夜”的捉捕黑帮头目行动,当时是夜晚,刚一下车,子弹就一排排地在他们身边乱飞。第一次遇到这样紧张危险的场面,让刘木天开始有点发懵,但是他定下神来,还是勇猛地冲了上去,配合战友圆满完成捉捕任务。

最危险的一次是晚上去城外捉拿一个黑帮杀人犯,这也是刘木天在执行任务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行动。“当时是凌晨5点多,我们分队临时接到紧急命令去抓人。”刘木天说,当他刚踢开房门,罪犯就向他开枪,当时二人的距离只有不到3米,幸亏罪犯没来得及把子弹上膛,这让刘木天又逃过一劫。

在执行维和任务的8个月时间里,刘木天和其它队员们克服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危险等重重困难,他们先后参与了太子港地区“惊雷”行动、“闪电之夜”抓捕、“贫民窟4”抓捕、协助抓捕“小砍刀帮”骨干分子等数十起高危和紧急重大勤务,以及海地庆祝和平万人大游行、海地升学考试、防暴狱等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为改善海地首都太子港地区的安全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彰显中国警察光辉形象。

维和防暴队在海地期间展现出的良好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也赢得了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防暴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称赞中国防暴队是任务区的“模范警队”。

刘木天也因表现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维和警察荣誉勋章,获得共青团广东省委“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历经8个月生与死的考验,火与血的洗礼,刘木天也成长为意志坚定、本领过硬的军事尖兵,同时也深感到我们国家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之不易。

“召必回,战必胜,作为军人警察就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如果还有类似的任务,我还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对于维和那段令人难忘经历的感受,刘木天如是说。

连续奋战100多个日日夜夜
坚守防疫一线显担当

作为中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刘木天主要负责法制工作、证件研究、数据排查等工作。为了做好边检工作,守好国门,刘木天在不断刻苦钻研边检业务,提升执勤技能的同时,也带领全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战带练,打造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善战能赢的边检铁军。

2020年疫情发生后,为认真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总要求。刘木天带领全队民警,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00多个日日夜夜,利用数据分析研判,落实涉疫信息“日研判、日推送、日预警”报送要求,严防境内境外疫情经中山口岸输入。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排查的重点放在国内疫区来中山的人群。”刘木天说,要提前一天,把可能进入中山的重点人群的数据整理出来,为科学防疫、隔离提供精准的数据。

那时候,经常通宵达旦的值守,是刘木天他们工作的日常。有一次因为要报送的信息时间紧且重要,刘木天和队友轮流作战20多天,熬得眼睛都红了。

刘木天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为中山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也因此获评“中山市抗疫先进单位”。


◆文/蔡伟强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219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123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