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中山横栏镇有何妙招?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5-1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每天清晨5点多,年近60岁的村民卢洪胜,就蹬着一辆三轮车,在横栏镇宝裕村中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已经分好类的生活垃圾。

每天上午9点,垃圾清运车又前往各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回收各类垃圾拖回横栏镇资源化处理中心,进行后续处理,厨余垃圾变肥料、残枝断树卖钱制纸张、各种生活垃圾在横栏镇都可“变废为宝”。

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树荫如盖,鸟鸣如织”,中山市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出台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为基础,探索连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018年,横栏镇就被定为中山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镇街,连续3年都在不断探索推进垃圾分类新模式,研究制定出台多个相关方案,建立“村级监管、镇级收集、市级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立园林、大件垃圾处置中心、镇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两个垃圾处理场所,通过源头垃圾减量,减少垃圾外运数量。

横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横栏镇已被确定为中山市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对象,11个村(社区)共14290户已全部纳入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庄保洁覆盖面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分类减量比例超35%,资源化利用比例超20%。

清风拂碧水,树荫如盖,鸟鸣啾啾,宝裕村牌坊附近,有一间褐色的垃圾分类亭,这些褐色的亭子上绘有生动的图案,教村民如何投放垃圾,亭子内并排放着4个分类垃圾桶。转身走进宝裕村一市场,垃圾分类亭又与牌坊略有不同,大大的垃圾桶上标明可以投放的垃圾:菜叶、果皮;不可投放的垃圾:塑料袋、塑料瓶等不可腐烂垃圾。

“村内有8个垃圾清运员、4个监督员,村中还建立了比学赶超评比制度,按照相关打分标准,每个月只要25天垃圾分类测评达到优秀,村中就会优秀家庭进行奖励。”宝裕村党委书记冯洛朝表示,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考评时,大多村民都认为垃圾分类麻烦又没实际用处,全村只有1户家庭达标,后来镇村党政干部深入一线,带头清理房前屋后垃圾,走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政策,村民面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主动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现在全村每月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平均都能达到190多户。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示范片区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入常态化阶段,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预计到 2025 年底,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雪琴
◆图+2、视频摄制/易承乐 
◆编辑:唐益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5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