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傅爱兰带队莅临三乡考察交流。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与中山市三乡镇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乡村振兴科研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基地框架协议。据悉,双方直线距离仅10公里,将借助科研力量,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将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基层地方政府治理更好转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根据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北师大珠海校区将以建设三个基地为基础,与三乡镇开展全面的合作。第一,建设乡村振兴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派出高水平专业科研团队,在三乡建设乡村振兴、乡村基层治理的长期观测科研基地。在三乡建设乡村振兴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社会服务基地,为三乡开展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土地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领域提供专业咨询和工程实施等社会服务。第二,建设实践教学及交流基地。利用三乡当地各方面资源,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场所和岗位。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各方面资源,为三乡乡村干部、乡村经营人才等群体开展乡村振兴相关培训工作。第三,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向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等地方政府申报乡村振兴的改革试验、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训项目和有关项目
三乡镇党委书记黄顺欢表示,北师大珠海校区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有口皆碑,三乡的乡镇建设水平在全市属于前列,但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双方合作空间巨大,希望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助力三乡在乡镇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升水平。
傅爱兰表示,北师大珠海校区将以真诚务实的态度把每个合作项目都做好,希望助推三乡镇乡村振兴事业,共同打造广东省乃至大湾区乡村振兴科研创新和产学研校政合作的典范。
在三乡期间,考察团一行还前往古鹤村、雍陌村,实地考察三乡镇乡村历史与乡村振兴的建设规划,感受三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袁旺 陈梓兴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蓝运良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