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获悉,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提出推进“统筹实施、精细治理、突出重点、通行有序”的治堵战略,突出文明交通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治乱疏堵行动和精细化交通管理的治堵战术, 实施地面、空中、智慧交通“三位一体”技战法,多措并举打好疏堵保畅攻坚战。
紧盯地面主战场,全面提升道路管控效能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山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160万辆,全市道路仅3445.8公里,随着交通建设攻坚战纵深推进,金字山立交互通、坦洲快线、中开高速、东西部外环、105国道等多条主干道同时拓、扩、改、建施工,全市道路特别是主城区重点路段路口交通高峰期拥堵持续加剧,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受扰严重。
针对交通拥堵实际情况,市公安交警支队运用大数据梳理出主城区高峰期交通拥堵一级岗点27个、二级岗点43个、三级岗点13个,坚持“一点一研究、一点一对策”治理思路,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订措施,每日高峰期安排近500警力各司其职,全面加强主干道、学校、医院、商圈等重要路口秩序管理。
与此同时,城区大队、机动大队每日还合计安排90名铁骑队员,投入博爱路、南北外环路、105国道等主干道高峰期机动管控,统一编入早晚高峰扁平化指挥体系,积极发挥智慧交通2.0“最强大脑”和铁骑队伍“最快双腿”作用,快速调度最近警力初步实现平均5分钟到场处置交通警情。
今年第一季度,铁骑队员累计处置主干道轻微交通事故1350宗,有效减少事故引发的道路拥堵。
组建无人机飞行服务队空中智能管控
目前,市交警支队无人机飞行服务队已组建完成,共有无人机13架,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启动无人机勤务模式,对重点施工路段、车流量较大路段实行高空巡逻监控,与地面铁骑“最快双腿”交相辉映,形成空地一体巡控协同作战模式。
此外,交警支队还利用全市4609路交通视频、治安监控、电子警察控制管控、执法,全面梳理、分类标注主城区公安监控,对1184个治安监控、625个交警监控,实现交通事故点位一键打开,并运用远洋美域、远洋天曜、剑桥郡、华发四季等4 个AR实景监控,实行24小时网格化视频巡查,实现105国道城区段、兴中道、博爱路、长江路等主干道交通状况全域监控,交通调度、感知能力得到有效强化。
融合大数据全面深化智慧赋能应用
据介绍,目前,市交警支队已建成全国领先的“互联网+智慧交通”2.0系统,可全面加强实时路况车流监测和信息采集,实现万亿数据多向融合互通,实现中心城区192个路口交通信号交通运行自动感知、交通控制自动调,路口通行效率得到逐步提升,车流溢出的状况有效改善。
据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面、空中、智慧交通“三位一体”技战法实施以来,今年第一季度中心城区拥堵指数压制在1.24以下,环比上一季度下降5.34%;全市拥堵指数为1.24,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为1.27,与上一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0.07、0.04,且呈持续下降态势,充分证明治堵工作措施行之有效。
另外,截至3月23日,第一季度全市范围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251宗、死亡38人、受伤192人,与上一季度相比,分别减少171宗、38人、192人,下降40.52%、44.93%、44.93%,全市交通事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夏亮红 通讯员 刘洪希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