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方案计划从今年起每年新增技能人才9.5万人,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95万人,实现技能人才倍增目标,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40%以上,为中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在深化政校企深度合作方面,采取政校、校校、企校合作方式,引导中山镇街、职业(技工)院校、重点企业、中介机构,与省内外职业(技工)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技工“联合培养”,计划每年定向输送3万名技工到我市。围绕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产业集群“5321”工程,强化以技工培养为宗旨的教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技师学院“双高”建设,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做优做强全市技工院校,实现在校生规模达3万人,年均培养相关技能人才1万人。
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职业(技工)院校为骨干,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实行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五年内组织补贴性技能培训14万人次,不断提升中山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落实“粤菜师傅”工程人才体系建设计划,建设一批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五年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800人次,带动1万人实现精准就业、带技创业。实施“广东技工”工程,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每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000人。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扩大母婴服务、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居家服务等重点领域的人力资源供给,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万人次以上。
在构建留才体系方面,支持企业按规定自主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构建技能教育提升评价体系,加快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乡村工匠培训评价,形成标准一致、底数清晰、评价有效的技能评定模式。完善技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指导用人单位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对获评企业首席技师、行业首席技师、中山市首席技师的,参照高管人员落实各项待遇,符合人才政策的,纳入人才认定或评定范围,对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按规定享受高层次人才同等优惠政策,以薪酬待遇、荣誉地位、发展空间留住优秀技工。建立健全就业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山技工”信息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为技能人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郑海声表示:“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让我们中山的技能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更好地服务中山重振虎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何淼 通讯员 李思宇
◆图+2、视频+/记者 缪晓剑
◆编辑:曾淑花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