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南桥村红色旧址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3-2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乡野、暖阳、青山、绿水……中山“绿肺”五桂山既有巍峨的峰峦、淳朴的乡风,漫山遍野的山林背后,也藏着一段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1945年1月,珠江纵队在五桂山南桥村古氏宗祠宣布成立,统一领导和指挥珠江三角洲的抗日游击战争。宗祠不大,但它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承载了特殊的历史使命,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3月19日上午,由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学党史 开新局”——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南桥村红色旧址,在革命后人的讲述中,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青山埋忠骨,事迹永流传

古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1943年,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并以中山五桂山为根据地向平原发展。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以五桂山为中心,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

1944年,在五桂山一带活动的中区纵队500人的主力告别五桂山区,根据部署挺进粤中,这是抗战时期广东中部的中共抗日游击部队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主力挺进粤中后,经中共中央批准,原中区纵队一分为二,珠江地区的部队成立珠江总队,于是在1945年的1月,珠江纵队在古氏宗祠宣布成立,后来这支队伍逐步发展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抗日力量,成为了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远离中央,孤悬敌后,但珠江纵队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与东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密切配合,有力牵制了敌人兵力,成为珠三角敌后战场上的一面旗帜,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珠江纵队在五桂山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有34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永远将忠骨埋葬在这崇山峻岭之中。

为当天到访的30多位媒体人讲述这段历史的,是当年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情报站站长黄旭的儿子黄跃进。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珠江纵队革命前辈的抗战精神,黄跃进于2017年组织发动珠纵后代,投入到珠江纵队革命历史文化的收集与传承公益事业当中,通过走访幸存老前辈、收集大量照片和信件等珍贵历史资料,于2019年10月参与撰写并出版了《五桂山儿女英雄传》这一红色纪实文学作品,全面生动地还原了珠江纵队革命前辈英勇奋战的光辉事迹,也为后代学习、感受、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同时,他还积极担任宣讲人,参与微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的录制,通过义务讲解,让珠江纵队的故事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以史为鉴,学史铸魂

参观完古氏宗祠后,大家又在黄跃进的带领下,沿着槟榔山路行进了数百米,只见伴路而流的溪水旁,耸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这就是十六烈士纪念碑,它记载了1945年5月9日那一天,在槟榔山村里发生的一桩悲壮故事。”在黄跃进的讲述下,大家的思绪瞬间被拉回70多年前。

当时,日、伪军4000余人,分兵6路对五桂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矛头直指五桂山心脏地带。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珠江纵队奋起反击,在激战中,16名被打散的游击队员被困在一个破炭窑里,断粮整整7天。为了查明敌情,他们派出1名队员下山侦察,顺便找点粮食。这名队员刚下山就不幸被捕,敌人派出大队人马严密搜山,游击队员因多日未曾进食,身体极度衰弱,无法转移而全部被俘。日军将16名游击队员押解到石莹桥溪边的一块大石上,进行酷刑审讯,游击队员们英勇不屈,拒不透露半点主力部队的情况。敌人恼羞成怒,将16名游击队员全部杀害,并惨无人道地进行碎尸,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溪流,情景之惨烈,令人发指。后人把那块石头称作“劏人石”,如今就位于烈士纪念碑旁,若仔细辨认,依然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血迹。

青山为证,流水作伴,烈士们的民族气节树立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后人永记在心的丰碑。即便多年后,也依然能够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冲击感,以史为鉴,学史铸魂。

如黄跃进多年来坚持推广珠江纵队革命历史文化的初衷一般:“我们要永远记得,目前安宁生活以及社会的繁荣发展,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和感恩,更要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

把红色基因注入乡村振兴工作

忆往昔,展未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南桥村已展新颜,田地广袤,绿荫密布,大型旅游景区逍遥谷就在此处。“南桥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古氏宗祠和岐澳古道五桂山精华段都在我们这里,我们将利用这些优势,整合周边重要的古道文化和红色资源,同时继承五桂山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把红色基因注入乡村振兴工作,让红道、古道、绿道串珠成链。”五桂山南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冯秀凤说。

她表示,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是传承中山红色革命基因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进一步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珠纵革命遗址也是全市全力推进的重点项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桥村将全力配合加快推动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改造项目及槟榔山、石莹桥沿线道路、景观、公共配套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在今年“七一”前完成红色文化核心区的起步项目。 

现阶段,南桥村正着力于村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美丽宜居村建设3年计划》,2020年已完成南桥村和平村小组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建设,下一阶段,会将乡村振兴工作跟乡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先行将和平村打造为乡村旅游胜地,做好示范,并逐步设计规划其他自然村小组美丽宜居村建设方案,争取2022年全面完成南桥村美丽宜居村建设。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3/记者 余兆宇
◆编辑:蓝运良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