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门是一个滨海社区,我们要用好这个区位优势,做大做优‘横门捕鱼游’旅游项目,为乡村全面振兴打call”“对,与之配套的海鲜一条街也要做好规划”……近日,在南朗镇横门社区渔港码头,刚上任的社区“两委”干部黄锡伟站在休闲渔船上,拿着图纸忙着和社区两委干部商讨横门社区发展规划。
横门出海捕鱼旅游业。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黄锡伟是一名1989年出生的工程设计师。“横门社区现在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我是工程设计专业出身的,对于乡村的发展规划,有自己的优势。”黄锡伟告诉记者,他将在乡村的规划上发挥所长,计划通过发展横门特色海产干货产业及海鲜美食行业打响“横门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黄锡伟
在社区党员、群众们的眼中,黄锡伟是一位乡村发展规划师,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为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一直以来,南朗镇坚持为能干事者搭建舞台助力发展,这次村级换届就吸引了不少像黄锡伟这样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发展。”南朗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除了做好“一肩挑”人选的谋划外,还深入实施“青雁”工程,打出青年人才发掘、引导、培育组合拳,将一批有能力、有想法、想干事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为乡村振兴积蓄梯队力量。
南朗镇今年101名新一届“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较往年下降约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较上届提升了约12%。为激励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更“出彩”,南朗镇计划通过师徒结对、新老携手、实战练兵等方式方法,帮助青年干部迅速成长,打造一支反哺桑梓的乡村振兴青年雁阵。
归雁飞来远,翩翩意振兴。这群“青雁”为南朗镇乡村全面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头雁”。阳春三月,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春色与发展交织相融,这群青年“头雁”们开启了新一年“奋斗模式”。
古翠珠
曾在上市公司任职的古翠珠,放弃高薪回乡贡献热情。担任翠亨村“两委”干部后,古翠珠常常在下班后摸黑走访农户,宣传党的声音、感知群众冷暖、倾听意见建议,并借助上市公司数字化的管理经验,为村庄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库。曾任职于国企单位的蔡岳腾,凭村支书的一个“召回”电话,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基层服务工作。当选关塘村“两委”干部后,“88后”的蔡岳腾更是牛劲十足,三天两头就往村里跑,争取产业项目落地,为村庄带来电商发展项目,极力改变乡村面貌……
蔡岳腾
头雁领飞,雁自成行。如今,行走在南朗镇,如画景色美不胜收。“青雁”工程让南朗镇村级党组织“两委”干部不断成长,展翅翱翔,他们正以波澜壮阔之大气、攻坚克难之勇气、惠农为民之心气,引领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翠亨村夜色。
◆文/图 记者 陈伟波 通讯员 万希晨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