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政法机关构建营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引导商(协)会参与平安建设,探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记者获悉,中山市委政法委近日牵头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召开“平安商(协)会”推进会暨服务企业发展恳谈会,邀请安徽商会、浙江商会、江西商会、福建商会、横栏商会、红木商会、建筑协会、灯饰协会等8家商(协)会代表,共商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策。
商(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独特的组织优势,在企业、员工和政府之间搭起沟通桥梁,发挥着社会“保险阀”“平衡器”的重要作用,对地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构建平安中山、法治中山不容忽视、不可多得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在市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商(协)会共119个,其中省级商会16个,市级商会32个,县级商会35个,俗称商会2个(中山市客家商会和中山市潮汕商会),行业协会34个。多年来,各商(协)会在参与中山经济发展、防疫抗疫、复工复产、调解纠纷、禁毒矫正、扶贫公益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议介绍了中山市开展“平安商(协)会”的工作方案,随后听取了市民政局、市工商联意见,最后由各省级商会代表及行业协会代表就开展平安建设、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以及政法机关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等畅谈想法、各抒己见。
本次恳谈会中,各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树立家国情怀,坚持正确政治路线,坚持规范管理、守法经营,坚持融入中山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积极参与中山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重振中山虎威贡献力量。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隋胜伟 通讯员 郑骅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