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扶贫路,我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做梦都没想过他能获得全国表彰。”电话那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林德全的妻子黎妍茗情绪激动、一度哽咽。
十年来,黎妍茗看着丈夫在扶贫路上,从青丝变白发,饱经风霜。她就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扶贫路上漫长又艰辛,她必须照顾好家庭,做丈夫坚强的后盾。瞒着丈夫凌晨冒雨带娃看病,两天不眠不休一线抗疫。她云淡风轻地说:“我们只是平凡人,丈夫他乡扶贫,我照顾家庭做好工作,都是本分。”
瞒着丈夫半夜冒雨送娃看急诊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孩子生病的时候,黎妍茗便没了“盔甲”,最无助最崩溃的时候,她也会忍不住抹眼泪。
2018年,黎妍茗的大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为方便孩子上学,她从中山市坦洲镇乡下公婆家,独自搬出来住在镇上。两个孩子,小女儿1岁多,大女儿不到5岁,家公身体不好,家婆还未退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黎妍茗一个人照顾孩子。
一天夜里凌晨2时醒来,黎妍茗发现小女儿生病了,高烧40摄氏度,窗外下着大雨,一片漆黑。“当时公婆在乡下相隔较远,丈夫在扶贫点工作,他们都无法短时间内帮忙。”黎妍茗说,无奈之下,她叫醒熟睡中的大女儿,冒着大雨连夜开车40多分钟,前往珠海为小女儿看病。
长夜漫漫,车窗外大雨如注,黎妍茗只想快点把女儿送到医院。到达医院停车时,因为抱着女儿,她全身都被雨淋湿了。“晚上看急诊的病人好多,在无尽的等待中,感觉特别无助。”黎妍茗说,5岁的大女儿拿着东西,不哭不闹陪着她排队,好几次她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她坦言,那时她也没给丈夫打电话,他在外地帮不上忙,反而徒增担心。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已是凌晨5时,天亮之后黎妍茗才拨通了丈夫的电话。
不眠不休做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疫情暴发后,黎妍茗作为坦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林德全则在他乡扶贫。
高速路口24小时轮班值守、三人小组下乡入户排查、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黎妍茗都全程参与。“那段时间,整个社区服务中心都像打仗一样,大家只想疫情快点过去。”黎妍茗说,那时候家婆已经退休了,因工作太忙,两个孩子只能全部交给家公家婆照看。
“最忙的时候,我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有的同事比我坚持更久。”黎妍茗说,一天,集中隔离酒店一下子来了500多个排查对象,她和同事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体温检测、登记人员信息、核酸检测,一直与排查对象正面接触。坦洲镇社区服务中心护士长陈英丹表示,去隔离酒店工作时,黎妍茗也可以申请回去照顾小女儿,但是她都放弃了。
下班后,黎妍茗还要回家照顾孩子。“明明知道危险不可以,但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黎妍茗说,那段时间丈夫在外扶贫,每天她与排查对象接触,也存在感染风险,但是孩子也不可能让公婆一直照顾,每次冲完凉后,她才硬着头皮回家照顾孩子。
全力以赴支持丈夫的扶贫事业
林德全和黎妍茗相恋于大学,大学毕业后林德全成为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的一名村官,黎妍茗则入职于小榄镇一家医院。虽在同一个城市,但因工作忙碌,两人常常聚少离多。
2010年夏天,林德全告诉黎妍茗要去陆丰扶贫。“当时想着平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去扶贫也跟现在的生活状态差不多。”黎妍茗一口就答应了,一年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黎妍茗回忆,结婚当天来了许多亲朋好友,大家都笑着说林德全变得又瘦又黑。
“丈夫非常善良,真正把扶贫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作为妻子应该全力以赴支持。”黎妍茗说,她一条条数过丈夫的朋友圈,一年中200多条消息都与贫困户有关。黎妍茗说,2013年,大女儿刚出生不久,两人工作压力都特别大,夫妻俩也经常闹矛盾,一年之间林德全头发白了好多。黎妍茗说,“想着丈夫每个月用几千块钱的工资,养活一家大小,我都非常心疼,只有在家庭生活上,她尽量不让丈夫操心。”
2018年,黎妍茗接到林德全的电话,电话中林德全说镇里准备让他调回中山工作,正在询问意见。电话中林德全说,扶贫也许是他一生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眼看还有2年就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他不想半途而废,更不想让孩子觉得他没用,他想与乡亲一起见证胜利的时刻。
“那是他的心愿,眼看就要实现了,我一定会支持他,让他成为孩子的榜样、家庭的骄傲。”黎妍茗说,带着这份坚持与拼劲,他们一家人终于见证了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他们非常开心。
现在,黎妍茗只有一个愿望,丈夫回来之后多陪陪家人,工作顺利。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雪琴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蓝运良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