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托起了我们的梦想与远方,以后我们有了能力,也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每逢学校学期末,中山市税务局板芙分局党员陈志钧都能收到一条感谢视频,视频另一端是他长期资助的两名当地学子。记者采访获悉,陈志钧已经连续6年资助这两名学子。
希望每个孩子都完成学业
陈志钧出生于1966年,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2014年10月来到板芙镇工作,了解到当地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受限徘徊在继续深造还是外出打工的艰难选择中,这让他深受触动,并有了“该做点什么”的想法。
“刚好,当时税务局对口帮扶板芙,板芙分局的同志们也都是好样的,分局党支部自发组织捐款捐物,开展帮扶助学活动,我当然要冲在最前面!”身为一名党员、时任板芙分局副局长的陈志钧,在其他同事一对一,二对一帮扶困难学子时,他自告奋勇,一个人同时捐助一家两名学子,而且,这一举动,一做便是6年。
陈志钧说:“我求学期间受益良多,也希望其他小孩都能完成学业,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据了解,陈志钧求学期间刻苦努力,初高中阶段在中山纪念中学连续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和奖学金,后又以优异成绩保送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中山市当年第一批保送的学子。
自己求学的路上,不仅有来自父母的支持、学校的帮助,还有来自远在海外乡亲的资助。陈志钧说,“当时我们村一个旅居海外的华侨设立了奖学金,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当时国家对于大学生求学也有很多优惠政策。”
有能力就会继续资助下去
“在我心中,读书对于贫困学子而言,不仅能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更是通向梦想的桥梁。”来到板芙工作后,陈志钧积极参与单位开展的“蓝天助学”活动,并和四联村里一户家庭的姐妹俩结对,从她们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到现在姐妹俩已经分别上初中二、三年级,陈志钧对他们的资助和关心从未间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关于爱的传递的初心。
虽然与受资助的孩子同在板芙,但陈志钧到孩子家里的次数并不多。感情细腻却又朴实的他说:“孩子们在不断在成长,我担心因接受资助经常见面她们会有心理负担,让孩子自由生长才是好的。”
每个学期末,每次期末考试后,姐妹俩都会主动给陈志钧发来信息或是小视频,最近发来的小视频里,姐妹俩拿着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向他讲述近期的学习情况。看着姐妹俩开朗的笑容,陈志钧既感动又欣慰,他说,现在学习竞争更加激烈,希望两个孩子多读书,掌握多些文化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增进谋生的技能。
据了解,板芙税务分局自2015年起正式启动“蓝天助学”活动,对板芙镇四联村、广福村20多名贫困学子进行了结对帮扶,其中1名学生已大学毕业,2名学生大学在读,多名学生考上普通高中或职业中学……活动累计捐款7万余元,参与结对助学的党员干部120余人次。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倩 见习记者 陆倩柔 通讯员 陈海英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蓝运良
◆二审:韦多加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