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已经到来,2月24日上午,三角镇农腾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郭建棠开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该镇东南村的40亩番茄地里,查看正在生长中的番茄。这里有30亩番茄是他年前种下的,如今已经陆续地挂上了“绿果实”,预计将于3-4月份迎来第一批收成。
记者见到郭建棠时,他正“全副武装”地清理番茄地里的杂草,两三下功夫,一大把杂草就被拔除,不一会儿,地上的杂草便汇聚成一小堆。两年前,郭建棠在东南村承包了约40亩的农地种番茄,其中30亩“春茄”是在去年年底种下的。拔掉杂草后,郭建棠又开始修剪藤蔓,只见他拿着一把小剪刀,手起刀落,一些多余的枝叶便被剪下。“我现在把没有用的枝叶剪掉,养分就能充分输送到果实里,果实到时候就能长得更好。”
郭建棠地里种的番茄品种是“800”,去年取得不错的收成,每亩番茄地不仅产量过万斤,收入也比较可观,去年除去人工和成本净赚20万元。今年,郭建棠再接再厉,早在年前就开始忙活起了耕种,将老去的番茄藤蔓清理干净,并为土地施用有机肥。“这40亩地以前是种香蕉的,现在用来种番茄就很好,病虫害又少,土地肥力又高。”郭建棠笑着说。
除了30亩新种下的“春茄”外,郭建棠还有10亩番茄地正处于收成晚期,每晚都能输送一批番茄去到佛山菜市场。除了自己从事农业,郭建棠的两个儿子也在给家里帮忙,一个帮着摘果运输,一个帮着摆摊售卖。
大半辈子从事农业工作的郭建棠,坦言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一片土地。“投入多少你就收获多少,土地是很公平的。”郭建棠深情地凝望着眼前的一片土地,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不久后红色果实压弯藤蔓时的场景。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鑫 实习生 林彦燊
◆图+/记者 李鑫 实习生 林彦燊
◆视频摄制/冯明旻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