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张贴“开门大吉”是沙溪乃至隆都地区最地道的传统新年习俗之一。为让留在中山过年的异地学子感受到本地的年味,2月4日上午,沙溪镇圣狮村举办开门大吉体验活动,近百位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
“大家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贴到后门,每户人家必须要贴双数才吉利,旧的红纸清理下来后不要随地乱丢……”活动当天,带队的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大家各类注意事项。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张贴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
据悉,该项活动已经连续举办6年。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的体验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每场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分4个组别分批前往村内4个不同的片区张贴“开门大吉”。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少家长也陪着孩子一起来体验。
来自圣狮村的阮女士介绍,在她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她和小伙伴们都会拿着“开门大吉”到村民大门墙上张贴,次日到各家各户喊“开门大吉”,说些吉利祝福的话,然后会收到“利是”作为奖赏。她认为,这种习俗既是培养孩子礼仪的一种教育方式,也能维系村民之间的和谐与团结,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很有意义。因此,早在儿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带着他一起来参加活动,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
蔡羽平和宋俊豪是两名高二的学生,分别就读于小榄中学和中山一中,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圣狮村、第一次了解“开门大吉”这项传统的新年习俗。蔡羽平的老家在肇庆,今年家里人决定留在中山过年,为了丰富假期生活,他便到处寻找志愿活动,得知圣狮村举办开门大吉体验活动,便第一时间报了名。他感觉沙溪的风俗与老家很不同,很新奇也很有意思。
与蔡羽平一样,宋俊豪也同样留在中山过年。他告诉记者,父母已经在中山定居,只有每年过年才会回一趟老家梅州。在他的记忆里,家乡的年味就是全村人聚在一起做年糕,而他最开心的就是帮婆婆打下手。“今年因为疫情回不去了,与其在家里玩,不如出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既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也能感受不同的年味。”宋俊豪说。
看着家门口被孩子们贴上了全新的“开门大吉”,村中的老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年过古稀的阮梅生还特意从院子里搬了张凳子坐在家门口看着孩子们忙前忙后,他笑着说:“看着孩子们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觉得特别开心。”
圣狮村委工作人员阮嘉诚介绍,“开门大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但此前却有十多年的时间处于“失传”的状态中。为让传统的文化风俗得以传承,自2015年起,圣狮村委便坚持每年筹办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开门大吉”。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整个沙溪都开始重视“开门大吉”的传承和推广,各所学校也都相继推出了有关的体验课程,目前沙溪已有八成左右的村落都在举办类似的活动。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2、视频摄制/记者 付陈陈
◆编辑:陈彦
◆二审:曾淑花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