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你的榆树盆景用药后好点没?”在得到电话那头的肯定答复后,中山市西区街道供销社主任吴炳坤露出舒心一笑。自2021年1月16日接过“庄稼医院”牌匾后,这位在供销系统工作近41年的“老供销人”,正式扛起为庄稼看病的重担,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三农”工作,诠释新时代的“扁担精神”。
供销人变身“庄稼医生”
一个星期前,中山市西区街道花草爱好者梁先生专程来到西区街道供销社下属农资店,神情焦急。见到吴炳坤后,梁先生开口第一句就是,“坤哥,你赶紧帮忙看看,我的榆树盆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梁先生将一小段折断的枝丫递到吴炳坤手中。此前,梁先生跑了好多地方,却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吴炳坤接过这段枝丫仔细端详,只见原本灰黑色的树皮上,布满了乳白色的星星点点,叶片枯黄无生气。“这是给蚧壳虫祸害的,用‘蚧必治’750—1000倍液连续喷施一个星期,就可以见到效果了。”确定虫害类型后,吴炳坤熟练地“对症下药”,并嘱咐梁先生用药细节,“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喷一次,药液在28℃至32℃之间施用效果最好。”一个星期后,用药后的榆树盆景“病情”好转,重新焕发生机。
在供销系统默默耕耘近41年,吴炳坤戏称自己早已“久病成医”,目前,吴炳坤已能熟练使用店内近200种农药,解决农户遇上的绝大多数问题。“每次供应商拿来一种病虫害药,我都会仔细研读说明书,一些农户过来,我也会跟他们交流防治病虫害的经验。”吴炳坤说。
与农户结下深厚友谊
除了熟练掌握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吴炳坤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为有需要的农户检测土壤,配送化肥农药和农用机器。西区农户周尚勇对此举赞不绝口,“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需要什么化肥农药,农用机器立马就送过来了,十分方便。”
周尚勇是广西南宁人,来中山务农已有20多年,目前共耕种着5亩地,种有菜心、豆角、苦瓜等,其中,菜心最容易遭虫害,跳甲虫、菜青虫经常是田里的“常客”,而每每田里出现异常,周尚勇总是第一时间给吴炳坤打电话,吴炳坤也总是第一时间给出中肯的意见,并将所需药品配送上门,一来二往,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仅帮助辖区范围内的农户,吴炳坤还积极发挥西区街道供销社农机经营的业务优势,为兄弟供销社下属养殖合作社社员配送鱼塘增氧设备,宣传推广相关优惠政策,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农机产品的选购,了解到最新农机补贴讯息。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中山市供销系统共建成7个“庄稼医院”,服务全市范围内农户达1313户,服务土地面积达3570亩,而这7个“庄稼医院”内的供销人,也在当地农民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农机知识等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鑫 实习生 林彦燊 通讯员 王红宾
◆图+1/记者 黎旭升
◆视频摄制/易承乐
◆编辑:蓝运良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