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三角镇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1-2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为了让学生们亲近自然、了解生活,三角镇光明村关工委近日组织了部分小学生到稻田开展稻后菜认识活动。

稻后菜,顾名思义就是在晚造水稻收割后,利用土地肥沃的先天优势,将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在田地里种下早熟蔬菜,菜心、椰菜、辣椒等蔬菜,实现一地多收,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轮作模式。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种植稻后菜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秋收后,村民都利用空闲稻田种植各种各样的稻后菜,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每亩增加了近千元的收入。

为了让学生们寒假过的更有意义,认识更多的作物常识,三角镇组织了学生们到了菜农何科祥的菜地里。何科祥为学生们详细地讲述了种植稻后菜的全过程,学生们一边观察各类稻后菜,一边认真听讲解,学习种植稻后菜的知识。

“这次活动,只是学生们走向自然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在寒假期间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的第二课堂变得更精彩。”三角镇光明村关工委的人员表示。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柯颂 通讯员 苏郁明 卢敏娟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曾淑花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5794人浏览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