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这对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了根本定位、提出了殷切希望。
伴随岁末钟声,中山市2020年安全生产万里行系列活动接近尾声,2021年1月也将迎来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组建挂牌两周年。自2019年1月23日正式组建成立以来,中山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努力将全灾种统筹应对、全链条有效覆盖、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应急管理“一盘棋”逐步实现,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开启了良好开局,肩负起了中山人民的安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实时监控
将安全生产隐患扼杀于源头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底线,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山市应急管理局持续督促企业完善“广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企业基础信息,目前已完成639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录入基础信息,完成我市8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和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完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率先实现监测数据、3D建模和全景摄影、监控视频“三个百分百”接入工作目标,比省厅要求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今年以来,已协调指导企业处置风险预警1166次,有效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为深刻吸取省内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经验教训,提供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力求达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全市受警示”的目标,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积极筹划事故警示教育会,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督促各负责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两年来,市镇街两级应急部门已组织召开事故警示教育会59场次,共计参会4846人次。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已组织召开事故警示教育会678场次,共计培训教育15705人次。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企业责任落实到位,中山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专家组组成专项检查组,结合《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对各镇街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检查,严格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务必重视生产安全工作。据统计,两年以来,市、镇街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3374人次,检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10405家次,排查发现安全隐患6524项,下发法律文书1197份,行政处罚约256.4万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23家。2020年,市应急管理局注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22家,注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带储存)企业9家。目前,我市持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共494家已全部签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
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好比人在刀尖上行走,一刻一秒都不能松懈。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与企业携手将安全生产隐患扼杀于源头之中,把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程度降到最低,真正做到防“危”杜渐,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措并举
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中山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承担了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负有指导协调森林火灾防治工作职责。该局通过加强重点林区远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加密林火视频监控中心和监控点数量,提高监控覆盖率,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各项措施,织密全方位的森林防火“安全网”,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让山林繁茂的绿色引擎增添城市魅力。
近两年来,全市森林火灾均实现当日发现、当日处置、当日扑灭,没有造成大的林木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尤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和持续性干燥天气下,局领导靠前站位、深入一线、突击检查,督促各镇街相关部门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实现了全市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森林受害面积远低于0.9‰的责任目标、无人员伤亡工作目标,确保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无缝隙全覆盖的“联防网”,让森林时刻处在监控之下。未来,面对山林防火防灾管控工作严峻形势,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携手各镇街,牢固树立“护林防火常记,绿水青山常在”的理念,从源头抓好防控,加强山林安全宣传工作,筑牢安全防线,将森林防火工作常态化、日常化,真正做到守一片山林宁静,保一方山林长青。
多维协同
夯实防汛防台基础工作
我市地处沿海地区,每年汛期及台风是重点防控工作之一。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零死亡”为目标,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工作体制、完善工作制度,有序做好三防职责调整和工作无缝衔接,牢牢把握三防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三防工作平稳运行。连续两年实现无人员因自然灾害死亡,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
今年中山连续遭遇“3·27”强对流天气、“5·22”、“5·25-26”、“5·30”等季风强降水,“森拉克”“海高斯”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西江第1号洪水影响。全市三防工作立足最不利、最复杂的情况下,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好临灾时的“测、报、防、抗、救”各环节,组织好值班值守、会商研判、防御部署、灾情监测、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等工作,真正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有效应对历次强对流、龙舟水、台风及其环流等自然灾害影响。
为提升防汛防风抢险指挥决策、应急响应、协同配合等实战能力,今年6月3日,我市举行了2020年度防汛防风应急救援演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情景构建与实战实练相结合、多层级与多线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250人分成7个演练点分别开展渔船返港、无人机侦察救人、潜水排险、堤围居民疏散转移、城市排涝、道路清障、医疗救援等项目演练。突出“全灾种、大应急”的演练思路,实行防、抗、救全过程推演,这次演练是中山市应急管理局不断创新全灾种应急演练模式的缩影,旨在实现全员参与、全民动员,相关行业受检验、相关队伍受锻炼、相关人员受教育,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
此外,近两年来,全市投入近80万元建设风雨雷自然灾害在线预警系统,靶向推送预警信息,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中山成为全省三防应急系统首个对风雨雷突发自然灾害进行精准在线预警的城市,实现对全市24个镇街汛情监测监控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市三防预警信息化水平。
扎实宣教
让安全应急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8月,我市启动了全国文明城市安全生产、防灾灭灾社区宣传活动。由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灭灾、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在群众间的知晓度。在各个镇区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积极配合下,该活动已在全市范围内顺利开展。
“这个防烟面具是这么戴吗?真的能防烟吗?”“这个模拟触电的感觉跟真的一样啊!”“我要去试试那个‘醉驾眼镜’”……这是由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小榄镇应急管理局举办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上的一幕。活动现场,安全生产志愿者通过列举许多贴近生活实际的安全事例向现场居民讲解日常应急知识,通过播放案例视频、邀请居民试戴防烟面具、进行模拟触电体验以及实操练习心肺复苏和常见创伤应急救护等方式,让现场居民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据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年举办了5期基层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来自中山市各镇区120多名基层应急管理干部参加了相关培训。同时,还在全市的16家企业和16个社区分别举办了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和社区减灾防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宣传活动,近4000人参加相关系列活动。接下来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通力合作,丰富、完善宣传培训内容,共同营造“人人懂应急、人人会自救”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防灾减灾意识常驻心间。
筑牢防线
“十个有”建设覆盖全市277个行政村
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理念,深入推进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标准化建设,部署开展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即有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确保日常有宣传、风险广知晓、灾前有预警、灾中可避险、受灾得救助,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目前,全市277个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黄圃镇三社社区、西区彩虹社区、南头镇南城社区、东升镇同乐社区、沙溪镇涌头社区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从而顺利通过省减灾委的审核,被推荐为全国综合减灾候选示范社区。
◆文/程晓铭 陈伟祺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