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山西区街道办事处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30

闪耀文明之光,传承文明力量。记者30日从西区街道办事处获悉,在中央文明委公布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中,西区街道办事处榜上有名。

“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能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员,“四高”经验是西区街道办事处的制胜法宝——

高位谋划统筹。高规格成立了西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先后出台《西区文明城市创建包干制实施方案》《西区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快速响应—部门联动—处理反馈”的创建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高效整改落实。按照《西区街景“十看”》要求,有效整合各种督查反馈渠道,大力推进十大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利用无人机巡查助力卫生死角排查,向“牛皮癣”违规广告商家发送警告短信;成立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组,重点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的市容环境;采取“电子抓拍+路面巡查+平台报料”三方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违停车辆的查处力度;招募志愿者加强交通文明引导,推动形成“全民查违停,秩序自觉守”的良好秩序。

高质创新创优。创新推出“西区新时代‘文明+’学堂创新实践研究项目,深入开展“文明+”学堂十大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文明+”学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影响并带动家长和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工作。该项目被确定为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科研重点课题;创新推出“萤火虫”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动各类志愿者群体利用休息时间走街串巷、登门入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工作,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

高频志愿服务。强化党建引领,重点培育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工志愿者三支队伍,深入推进机关、社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截至今年12月,西区志愿者在“志愿中山”平台注册人数达2.5万人,辖下396支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开展创文巡查、卫生清洁、义务培训、敬老助残、文明引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逾2.3万个,公益时数累计达100万小时。

此外,西区街道勇于创新实践,推出多个“首次”亮起了“创新牌”。

一是首次推出“萤火虫”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挖掘不同年龄段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二是首次举办“创文杯”群众性文体竞赛活动,将文明元素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三是首次举办文明城市创建便民服务集市,提高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四是首次开展星级文明餐饮商户、星级文明志愿者评选活动,以评促优,在餐饮行业、志愿者群体中掀起创建热潮;五是首次与媒体合作创作创文情景歌曲《蜗牛小姐在西区》,以“情景+说唱”的方式,介绍西区街道文明创建特色举措。

“荣誉面前,全体西区人民欢呼鼓舞;荣誉背后,凝聚西区人民持之以恒的努力。”西区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区街道始终把创建当成一个载体,把复查当成一种形式,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高品质文明城区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文明之光”照亮“十四五”新征程。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伟波 通讯员 郑思敏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