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品牌”激活“红色引擎”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07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基层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硬,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三年来,东区街道党工委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全面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各项部署要求,在“规范化建设”上巩固完善,在“组织力提升”上聚焦用力,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深化拓展,以“十项重点措施”为抓手,围绕“全域党建、融合发展、区域统筹”三大理念,以系列“红心品牌”为主线,建设一批“红心益站”“红心家园”“红心共治议事厅”,一次次加钢淬火,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让基层党组织逐渐“硬核”起来,焕发出越来越强的组织力、战斗力,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和“顶梁柱”,推动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东区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和“五好”模范党支部创建活动。

    抓好“五主题三作用”    
    拧紧党员理想信念“总开关”    

东区2018年印发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作方案,坚持一年一主题,集中解决关键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思想领航。东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关键工作来抓,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两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学习培训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一个都不落下。

仅2019年,东区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专题学习372次、检视问题106条、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8次,为群众办成实事好事1574件,完成8个专项整治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今年,东区组织全区293个党支部抓好以“五主题三作用”为主要内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开好“抗疫先锋”“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主题党会;东区党工委书记周俊峰带头讲主题党课,全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402次;过好“重温入党志愿书”“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挖掘“卖蔗埔起义遗址公园”等红色资源,稳步推进区级主题基地建设;结合东区实际,党员干部围绕“中山重振虎威、高质量崛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主题实践,帮助党员干部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形式生动、内容鲜活、各具特色的学习培训等,不仅帮助广大基层党员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内容、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而且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区向广大党员发出倡议书,深入开展“扬党旗、亮党徽”行动,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3237名党员冲锋在前,带动群团组织、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东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今年率先完成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打造党员群众同心、共治共建的家园。
 

    先行示范升级党群服务中心    
    打造党员群众“同心园”    

走进东区起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员群众同心,共治共建家园”十二个字,门口是志愿服务岗,以及各类自助服务一体机,市民可在这里咨询、打印、复印、填表等。改造后的中心设有1个“两委”干部值班窗口、1个服务党员窗口、3个综合服务前台窗口,实行“5+2”七天值班制度,为居民办事提供便利,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楼增设了青年微创空间,三楼的多功能室有图书角、可供开展烘焙的厨房,还有直播间。外面的空中平台则是个简易健身房,吸引附近年轻人下班来锻炼。起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主动压缩班子会议室面积等,从1500平方米的总面积中腾出400平方米做功能区,用于建设服务场室。

2020年以来,东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先行示范,以起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完成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优化,围绕精准定位、精准整合、精准服务、精准推进“四个精准”,推动功能化、实体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五化”建设,共腾出超过一半的办公面积用于建设服务场室,进一步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东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有机联结辖区内425个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等各领域党组织,针对群众需求常态化提供青年创业、亲子早教、科普课堂、烹饪烘焙等服务项目以及家电维修、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开展162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中心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同心,共治共建的家园。 

    推进“两个覆盖”建强党组织体系    
    探索新型商住小区党建新路径    

东区坚持把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放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推进将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到社会各群体,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全贯穿、全落实,使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都高高飘扬起来。


东区在新型商住小区积极探索建立“红心家园”四方平台,通过党组织引领各方共商共议,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三年来,东区共摸排非公企业1212家,属地管理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160个,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37个。“五类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选树全通教育集团、中航环卫集团等一批“两新”党建示范点。同时,优化居民小区党组织设置,将居民小区纳入社区属地化管理,推动居民小区单独组建党支部,共建立小区党支部91个。目前,正以远洋城等小区为试点,筹建社区一级的新型居民商住小区党组织。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指导员,建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长”小区党建模式,做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治理新路径,在10个社区建立“红心共治议事厅”,做强物业党建,打造“红心家园”,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协商共治的机制。

同时,东区还针对新鳌岭社区党委存在的“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等软弱涣散问题开展了集中整顿。期间,及时调整优化社区党委班子,选优配齐经联社党支部班子,升级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建立紫马红心益站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大范围开展停车位建设工程、完成“白改黑”工程建设、帮扶困难群众等民生实事,成功破解新村“垃圾围村”历史问题……以系列组合拳一改软弱涣散面貌,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整顿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在今年11月的全市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成功“摘帽”。 

    选优育强“头雁”队伍    
    推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党建人才是关键,因此选优育强“头雁”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今年以来,东区坚持选人用人标准,通过科学合理调整社区党委班子配备,让优秀年轻干部获得干事创业舞台。

调整后,10个社区党委书记平均年龄39岁,比调整前降低4岁,男性和女性各占50%,大学本科学历占90%,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两个一肩挑”比例达到100%。同时,各社区均配备至少1名专职抓党建的副书记或委员和1名专职党务专干。

东区大力开展“青苗工程”,选拔30名优秀党员,充实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力量。完善跟踪培养考核全链条,从2018年开始,每年对各领域党支部书记开展不少于56个学时的集中轮训,每年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逐年提高党建在全区工作考核中的比重,促进书记履职尽责,切实发挥“头雁”效应。

今年以来,全区4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万干扶万企”“创文在路上、党员当先锋”等活动,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征地拆迁、创文攻坚、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关键时刻和中心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充分发挥南粤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力得到检验和提升。

东区持续加大对基层经费倾斜力度,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今年共投入基层党建工作经费1135万元,保障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坚持“小步快跑”,逐年提升社区“两委”干部工资待遇,升幅最高达15%,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


    东区基层党建亮点    

    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推动东区高质量发展    
    城市党建“红心品牌” 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东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举措》部署,按照我市《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清单》要求,积极探索符合东区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探索打造一系列党建“红心品牌”,如打造居民商住小区“红心家园”、成立社区“红心共治议事厅”、共建“红心益站”等,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激活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商住小区里设党员之家    
    “红心议事厅”解决居民烦心事    

11月的一个周末,走入朗晴假日党群服务站,大家正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带领下开展常态化活动,当天是组织亲子家庭学习消防知识。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守银则刚刚完成对20多户居民家的入户消防宣传和检查。

朗晴假日小区共有5期,约3000多户居民,党员接近100人,占桥岗社区党员人数的四分之一。为了加强基层党建,桥岗社区在朗晴假日设立了三个党支部,在居民家楼下建立了党群服务站,让这里成为党员之家,方便党员就近参加学习。

小区有了阵地,党员亮了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的先锋表率地位凸显出来。就在今年初疫情期间,包括张守银在内的2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此后还参与到牛皮癣清理、商户劝导、清理卫生死角、消防宣传等一系列创文活动中来。今年7月,针对创文中小区卫生脏乱差、不能及时清运的问题,由社区党委统筹,组织居民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方力量,召开了“红心共治议事厅”,多方探讨,最终达成共识,明确了小区内垃圾收集次数、时间,以及相关宣传告知工作等,共同配合好小区环境卫生整治。

党群服务站的专干何翠霞介绍:“有了阵地和机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小区居民对党群服务站和党员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更多的群众从参加者变为志愿者,今年以来,我们小区的志愿队伍从原先的四五十人增长到100多人,这是个培育的过程,相信小区会越来越好。”

东区将居民小区纳入社区属地化管理,推动居民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共建立小区党支部91个。同时以朗晴假日、远洋城等小区为试点,探索小区党支部对业主委员会、物业小区等治理主体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机制。同时还探索“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长—居民户”工作模式,不断织密党的组织体系。 

    以“红心品牌”建设为载体    
    以培育引领创建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区发挥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出台《东区2020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十项重点措施》,建立街道社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将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难点重点民生问题深度融合,由社区党委召集,驻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物业公司、业委会、经联社、“两新”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围绕社区公益性、社会性事务共同研究谋划。该制度实施以来,街道社区两级共召开15次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解决了私装地锁、空置地难管理、学校交通堵塞等36项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东区还推出系列“红心品牌”,坚持以党建品牌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引领创建。除了成立社区“红心共治议事厅”,扩宽居民和外来人口参与治理渠道,推动解决“民生微实事”外,还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构建“红心网格”党组织体系;在金钟绿道、孙文公园等成立了“首善东区·红心益站”,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共建,开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活动;在商务楼宇、商圈、园区等新兴领域打造“红心CBD”,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高单独组建党组织数量;举办“红心智汇”书记论坛分享经验、交流思路,提升“头雁”队伍抓党建、抓治理的能力水平;扩大“红心宣讲团”队伍,选树更多优秀党员典型,讲好身边正能量故事;开展机关党员“红心服务”行动,推动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责任区块和服务项目等,推动东区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深化、全域提升。

东区通过探索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推动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文/图 李玮玮 林妙婷 禹媚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7月15日零时起,员峰桥全封闭大修
13529人浏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