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升级?东区探索新路子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1-20

在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村
意味着必须解决村集体经济如何升级
股民如何增收的关键问题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的东区
探索出多种模式对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他们有何绝招?
跟记者一起去看看!

模式一
引入民企盘活建设用地,出租20年土地使用权

村集体:东区沙岗经联社
项目:万谷菜篮子市场

做法:东区沙岗经联社利用 18 亩建设用地与民营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建成新型综合市场,经联社通过出租市场 20 年的使用权,每年租金收入近200万元,并取得估值约 1.8 亿元的物业产权。

成效:此举既解决了经联社自建物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保证集体经济持续稳定收入,还通过打造“万谷菜篮子市场”项目,改善周边营商环境,促进片区餐饮业态的蓬勃发展,并带动当地近 5000 个就业岗位。

模式二
用好“三旧”改造政策
打造新型经济项目

东区大鳌溪经联社利用“三旧”改造契机,通过村企合作,由企业投入 5000 万元对原有“旧、小、散、乱”且经济和生态效益差的厂房进行重新设计和连片微改造,打造成以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核心、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业园,腾笼换鸟,引入高质量的企业进驻,从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向提供优质载体和配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

年租金收入从 200 万元增加至 600 万元,租期 15 年,期间租金每两年上浮 6%,成为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模式三
引入专业团队
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东区库充经联社为改变原库充市场硬件设施残旧、卫生环境不达标的困境,转变发展思路,通过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采取竞标的方式,从自行经营模式转变为引入专业团队进行整体改造和运营。

年租金收入近 2000万元,增幅达 50%,且市场管理更加规范、环境卫生更加整洁,配套服务更加完善,既提升市场“颜值”,又为集体经济带来创收。

据统计,2019 年,东区全区农村集体资产 9 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2.21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46%,年均增幅超 11%,集体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扎实基础。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图+1/记者 李玮玮;图+1/记者 王云 
◆编辑:唐益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