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20年吟诵教学课例研讨活动
暨“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授牌仪式
近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中山华附承办,特别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梁承穗老师、中山市教育学会陈春艳会长莅临指导,来自中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的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典雅且余韵悠长的吟诵展演拉开了活动序幕。四年级同学将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风格相结合演绎了《明日歌》《劝学》,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由二三年级同学组成的中华经典吟诵社团带来的《春晓》,童声稚嫩,童趣盎然。外语部诗经吟诵社的一曲《诗经∙采薇》,慷慨悲壮,感人至深。高三年级范睿和同学一曲雄浑悲壮的《七步诗》,将历史典故里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展演结束后,课例研讨活动正式开始。中山华附程朝勋老师通过《使至塞上》的吟诵教学,运用吟诵知识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及传达的中华文化精神,教学目标明确,文本解析深入,师生互动充分。古镇海州第一小学赵红月老师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运用吟诵技法中平仄、入声、韵尾来分析诗歌意象和意境,达成吟诵方法的习得和立德树人的目标。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巧妙设计,将一堂课上得别开生面。
课例研讨及说课结束后,由中山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教研组的成员进行主题研讨,针对吟诵教学分年段目标的设定、吟诵的使用时机、吟诵怎样进入课堂等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
“没想到中山市的老师已经把课上得这么好,这么成熟,五位中心教研组老师的评课这么专业,参加展演活动的学生个个精神面貌都很好,上课学生的素养也非常高!”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副教授对活动当天中山师生们展现出的素养予以高度评价。
当天下午,“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正式授牌。2020年1月,中山市正式成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试验区”,中山市中小学和班级积极申请成为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实验班。经学校申请——审批通过的程序,中山已有35所中小学获得“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的称号,当天的授牌仪式标志着实验项目的正式开始。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曾淑花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港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