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过去了,终于找到了你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9-24

多年前曾经为你做手术的医生、照顾你的护士,还记得长什么模样么?

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女士就清楚记得,18年前来中山就诊的详细过程。一直感恩在心里的她,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想寻找当年照顾她的那位护士,说一声谢谢。

近日,陈女士尝试给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写了一封寻人邮件。

 一封香港来信   

“致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的同胞们,您们好!

18年前,当时我13岁,就在你们医院做了先天性眼睑下垂手术,那时有个护士对我非常照顾,我一直感恩在心;到出院那天想留下我的联络方式给她,可惜那天她放假了……

18年就这样过去,每年的7月,我都会不期然地想起她,因为我就是在2002年的7月手术,我想留下一些关于她的资料,盼能知道她现在的去向,让我能找到她……”

  感谢你照顾我  

9月18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收到了这样一封寻人的邮件,来自香港的陈女士在信中说,2002年,13岁的她在中山火炬医院就医,当家人不在身边时,是眼科的护士小姐姐照顾她,让她倍感安心和温暖。出院时,她想亲口和这位护士小姐姐说谢谢,可惜没有遇到,从此在心中留下了遗憾。

陈女士在邮件中说,这位护士小姐姐,出生于1982年,来自安徽,脸上有颗痣,姓名她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两个字。

“事隔那么多年,不知道她是否还在医院工作,还是希望你们能在百忙中回复我,希望我从中能得到一些关于她的讯息,万分感谢!”

收到邮件后,医院通过翻查病历护理记录,以及比对陈女士给出的信息,很快找到了这位护士。


18年前陈女士入院时的病例。

18年过去了,她仍然坚守在护士岗位,仍然在眼科工作。

她叫邓丽。

当医院把这封邮件转发给邓丽时,她简直不敢相信,18年过去了还有患者记得当年的事情。她拼命检索着记忆,终于回忆起来。

原来,2002年,邓丽刚参加工作,那时火炬医院还在张家边旧址,她在眼科刚上岗一个多月。有一天,这位来自香港的小女孩被爸爸带来看病,没想到需要住院,爸爸没有带任何随身物品,得坐船回香港去取,第二天才能再来中山。


邓丽在为病人做检查。

但他放心不下把13岁的女儿独自留在医院过夜,邓丽这时主动对他说,让他放心回去香港,她会照顾小女孩的。

原来,陈女士13岁时患眼疾急需做手术,由于香港医院排期比较久,父母担心等不及,后来打听到中山张家边医院眼科,随即赶来中山手术治疗。

 感恩传递浓浓真情 

通过邮件里的联系方式,邓丽和当年的小患者联系上了。

让邓丽更加吃惊的是,对方还清楚记得邓丽对她当时说过的话。“记得那天晚上,你放心不下,老是来病房看我,你买给我饼干,我吃完袋子一直留着,舍不得扔,留了好长一段时间……”

两人在微信上聊起了往事。

陈女士说,那时她很害羞,又怕生,但邓丽让她感到很亲切,换药时很痛,每次她都痛到哭,邓丽就对她说:“有什么事情随时找姐姐。”她觉得非常窝心,在陌生的环境才没那么害怕。

当年手术很快,出院那天,不巧是邓丽的休息日,连谢谢都没说成,这也成为她心里的遗憾。

她一直想着,长大后一定要找到这位护士。但她不记得医院的名字,父亲对中山也不熟悉,只记得地址在张家边一带,她几度打听,也没成功。直到最近,他才知道这家医院改名“火炬开发区医院”,并搬迁了新址。于是,她赶紧给医院发来了邮件。

联系到了邓丽之后,陈女士不停地说感谢感恩。“我和爸爸一直记得,邓丽的善良、爱心之举,对护士来说,也许只是一件工作上的小事。但对于患者来说,就是最暖心的关怀和帮助。”

被18年前的患者惦记着,邓丽也十分感动,这是对她的工作肯定,也让她觉得做护士特别幸福。“以后,我还将继续热心为患者服务,希望所有的医生、护士和患者都能保持互相温暖的关系。”

陈女士说,等疫情过后,她要邀请邓丽去香港玩。因为当年邓丽和她说过,不知道怎么去香港,要是去了会找他们。小姑娘心里就很开心,想着邓丽来要是有机会来香港,一定要招待好邓丽。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谢琼 通讯员 王晶 
◆编辑:沙玉兰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