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阜沙镇水务事务中心把治理涉河、涉堤违法建设作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民心工程,直面几年甚至几十年未破解的历史性、积累性、瓶颈性违法建设难题,既坚决“止新”,又全力“拆旧”,成效显著。
从今年4月至8月底,阜沙镇对各村122宗涉河违建进行了清理,清拆面积约4000平方米,提前完成了本年度攻坚克难工作任务,并作为全市先进代表在全市河长办会议介绍经验。同时,其他多个镇区部门就涉河、涉堤违建清拆工作前来阜沙镇交流学习。
拆除违建工作难度很大。为打开拆违局面,阜沙镇水务事务中心及时与司法、公安、城管、住建、宣传、综治维稳、交警、供水、供电以及各村(居)密切沟通,寻找清拆解决方案,积极争取到全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做好前期充分准备后,从各村开点,由难入手,选定一批群众意见大、明显影响居民道路出行的涉河违章“硬骨头”进行强拆,相继将阜沙镇上南、罗松多宗几十年的违章进行了清拆。特别是作为阜沙涉河违建的典型河涌浮圩垄涌,涉及违章39户,56间,在此次清拆中全部清拆完成。
为有效治理阜沙镇长期积累的涉河、涉堤违建,工作人员多次到清拆户家中做工作,有时工作日找不到人就周末上门找,白天找不到人,就等到晚上,甚至深夜12点。
有时一次做不通工作,就多次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给清拆对象讲明法律、政策、道理。同时也认真仔细地倾听清拆对象的合理诉求,了解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并向上级领导反映。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绝大多数清拆对象由抗拒清拆到自愿加入清拆队伍,甚至承诺自行清拆,真正实现了拆违不拆人心。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夏亮红 通讯员 阜沙宣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