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主引擎重担 打响重振虎威第一战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8-28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上半年,港口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勇挑主引擎重担的精神,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打响重振虎威第一战,顺利搭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快班车。

今年以来,港口镇党政领导班子,以“绣花”功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攻城拔寨的气魄建设品质城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助力对口帮扶地区精准脱贫。上半年来,港口镇各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7位;乡镇类文明指数逆势突袭挺进全市前五;对口帮扶地区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八有”指标,脱贫率达到100%。 


港口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六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绣花”功夫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图为崛起的港口。 叶志文 摄
 

  党建引领  
  以“绣花”功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6月3日,美盈美居产业园第一期丰恒智能产业大楼正式动工,成为我市“三旧”改造新政策实施以来首个动工的“工改工”项目,也意味着港口镇首个投资超亿元的“三旧”改造“工改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港口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率领全镇上下,以“六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绣花”功夫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港口镇党委、镇政府提前谋划,编制“六个一批”重点项目施工鱼刺图,进一步明确各个项目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明确具体责任人,把各个项目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在今年3·26经贸洽谈会上,集中签约12个新项目,镇政府投入5.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可“撬动”38.55亿元工业项目建设。目前,大雅、丰恒、先行、利特隆、尚墉、乡源木业、华师附小、保时捷4S中心、SOHO车城等项目已动工建设,其中,丰恒、先行、利特隆“三旧”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值将增加6至7亿元,产业空间将增加近8万平方米,全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路通财通,港口镇贯彻落实市委赋予的砥砺前行,立大志建设湾区“枢纽港”定位,因地制宜打好“交通大会战”,写好交通融合“大文章”。今年以来,港口镇大步快跑,全力以赴加快北二环的建设,积极协助中山市推动深茂铁路、南中高速、中江高速扩建等建设工作,配合做好广州地铁18号线沿线规划预控及站点周边开发研究。截至目前,沙港路、胜隆东路2条瓶颈路已建成通车,世纪路崩涌滘桥及配套道路工程、东长堤二标段路面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正全力推进,真正实现路通、财通、人心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港口镇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全镇9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党组织升格工作以及46个下设党支部的组织设置工作;先后晋升公务员职务职级干部34名,招引经济管理和规划建设管理专业博(硕)士2名。此外党政领导班子深入一线,与企业共同解决项目难题,推动了港丰商务项目的土地闲置处理,博海、日宏、爱科等“放管服”项目排期上规委会。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港口镇政企同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镇经济在逆势中跑出“加速度”,合成材料制造、玻璃制造、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3个行业增长迅速,同比分别增长了289%、79.8%、68.1%,各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7位。外经贸一枝独秀,进出口总额22.9亿元,增长10%,全市排第1,是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镇区。 

  因地制宜  
  精准帮扶贫困地区百分百脱贫  
 

今年上半年,港口镇在精准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为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户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工作。截至6月底,对口定点帮扶建发村、回龙村、红中村、历麻村四条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达到百分百脱贫标准。

2016年至今,港口镇共为贫困村筹集了帮扶资金1254.5万元,分别帮四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贫困人口,购买了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也对其贫困家庭在校子女足额发放了2019学年的生活补助。截至目前,四条贫困村符合危房改造标准的6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

就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和收入,港口镇扶贫工作组链接各类资源,为当地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此外,该工作组还“以奖代补”,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发放就业补贴奖励,以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积极性。

做好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必须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港口扶贫建发工作队整合资源,拿出60万扶贫开发资金,再次投资县统筹实施的光伏(小水电)项目,使得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2万元,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和有劳动力低保贫困户每年增加收益4万元。历麻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530元,红中村、回龙村均完成脱贫标准。此外,港口镇还派驻医生、老师,从教育、民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帮扶。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自2016年以来,港口镇始终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大步快跑  
  奋力建设湾区精品宜居城市   

近年来,港口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大步快跑,奋力建设湾区精品宜居城市。


港口镇成立五大美丽行动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图为位于港口镇的中山湿地公园。 冼智聪 摄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港口镇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五大美丽行动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每平方米40元的补助标准,投入田间窝棚整治专项资金900万元,鼓励租户自行拆除田间窝棚。截至目前,累计拆除窝棚914间,重建标准看护房260个,改造达标602个,“四线”500米内窝棚全部完成拆除和整改。为实现农村路面、河涌保洁常态化,投入600万元在各村(社区)成立保洁队伍,同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33”工程,发动党员干部群众2.1万人次,清理垃圾杂物6776吨,种植绿化树木8.8万棵,彩绘1.7万平方米。投入1.7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农路11.3公里、“四好农村路”,新建及修复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垃圾中转站3个,改造垃圾分类屋16个,整治提升农村公厕20座。61条黑臭(未达标)河涌整治已开工5条,治理7.6公里。

城市文明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最新的全市乡镇类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港口镇逆势突袭挺进全市前五。7月,在中山市各镇区志愿服务工作评测中,港口镇活动数、服务时数、志愿阵地运维、志愿者活跃度、培训覆盖等指标均满分完成,总分与火炬开发区等19个镇区并列第一。8月以来,港口镇完成志愿者服务时数17012.7小时;活动888个,完成了指标的100%;培训人数1879人,完成了指标的100%。


◆文/陈雪琴 仇晓媚 鄢雯斐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