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去年由中山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的4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路线之一,三乡镇大布村路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0个单位来到我们村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传承弘扬伟大革命精神。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派发‘红色传承之路’系列连环画,以图文形式讲述孙一之的故事。”大布村委会工作人员孙佩婷7月24日接受采访时介绍。
大布村享有中山“小延安”的美誉,既是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也是中山抗日斗争的坚强壁垒,作为大布乡第一位中共党员、大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的孙一之,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己任,通过实际行动鼓舞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理想的爱国青少年,时至今日,其故居仍是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走进孙一之故居,站在孙一之的肖像前,今年90岁的老人林文强依然能清晰回忆起与他相关的点点滴滴。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布村村民,林文强坦言自己受到了许多孙一之等抗日先锋的影响,“包括孙一之在内,大布学校的不少老师都是共产党员,在他们的鼓舞下,当时13岁的我也加入到抗日活动中。尽管隔壁雍陌村就有一个日本侵略者的据点,开展抗日活动很是危险,我也没有想太多,拿不动枪、也可以帮大家送送信。”林文强说。
孙佩婷表示,大布村委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打造“红色传承之路”、将抗战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一方面,我们于近期对大布学校墙身添加革命元素浮雕,并计划将共和米机打造成大布村村史馆;另一方面,我们正进一步搜集与孙一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充实故居中展示的内容、丰富他的人生历程,故居正好毗邻岐澳古道,或许将为我们进一步打造路线提供方向。”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见习记者 陈家浩 实习生 袁嬿淇
◆图+3/记者 缪晓剑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