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张戈武 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主任戴宇文、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城区大队副大队长 杨军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共同探讨交警支队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情况,并现场针对市民提问进行回复。
重点整治不文明交通违法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交警共投入执勤警力13231人次,共派出6089名交通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此外,1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交警支队共受理违法举报441宗,并发放100250元奖金用于奖励举报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的市民。
而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决策部署和市创文迎检工作指挥部、市公安局的要求,市交警支队全面对标对表创建要求,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大力开展机动车乱停乱放、电动自行车行车秩序专项整治及宣传教育等工作。重点整治主城区2条商业大街、49条主次干道、54个主要交通路口,以及公共广场、公园、大型超市、轻轨站、长途汽车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和市属医院等各路段的不文明交通违法。
不文明交通行为仍不时可见
当天,交警支队反映,中山当前在交通出行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53.6万余辆,驾驶人已达178万余人。因此,由于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剧增,加上道路资源发展相对滞后,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的参差不齐,不文明交通行为仍不时可见。
通过近期的自查自检,交警支队发现当前道路交通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配套交通设施设置不够规范,重点场所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情况仍然比较常见,主次干道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行人翻越护栏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路口斑马线礼让行人有待加强。
据此,为营造主城区良好的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质,根据市创文迎检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城区大队全面打响创建文明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突出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不按车道行驶,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以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不文明行为的整治,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14日,主城区查处机动车违停15万宗,货车各类违法5千余宗,机动车“车不让人” 3千余宗;机动三轮车近400宗,还有严查泥头车遗洒载运物违法多宗。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鑫
◆编辑: 曾嘉慧
◆二审: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