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创管理创新学院华南包装分院的首堂授课现场。
万创管理创新学院华南包装分院的课堂。
7月4日,在位于南朗镇的中山市华南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一间中型会议室里,来自深圳的台资企业营销管理专家洪铭远等老师,用欧美商学院教材的“蓝色花瓶的故事”等经典案例来讲授企业执行力,该企业40名中层管理人员听得津津有味。这是由该企业与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建的万创管理创新学院华南包装分院的首堂授课现场。
早在十年前,中山企业老板自掏腰包开办企业商学院的现象曾相当火爆,而近几年的新现象是,先是出现东凤镇商会、小榄镇商会、中山市陕西商会等多个商协会设立商学院的培训班或“学堂”,接着出现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与企业共建企业商学院。不经意之间,各类民间自办的商学院培训活动在中山再度兴起。
■ 共建企业商学院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更高
记者在该授课现场看到,授课老师以精简的专题课程形式,把欧美商学院的教学案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更侧重于理论如何应用实践,使基础参差不齐的企业学员也能快速领悟,特别是增加大量的互动环节,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比如,有学员问“95后小年轻工作执行力不佳”的难题,授课老师的回答让学员们醍醐灌顶:“是工作使大家走到一起,管理者必须明白上级和下属是同事合作关系,不是主仆关系。下属愿不愿意把工作做好是态度问题,能不能把工作做好是能力问题。如果是态度问题,可用企业的规则机制来解决;如果是能力问题,管理者有责任帮助下属提高能力,否则是管理者失职。”
中山市华南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长峰告诉记者,该企业员工600多人,年产值保持2—3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因疫情商机而突飞猛进。“原本2月就要开课,但当时生产订单太急,最近才能抽出时间。”
他坦言“共建企业商学院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最高”。该企业于2018年底从东凤镇搬到南朗镇的自建厂房,之前有几位高管曾参加东凤镇商会商学院首期EMBA研修班,曾到清华大学校园学习一周时间。很多中层管理人员都希望能参加类似学习,特别是搬到南朗之后厂房更大、设备更先进,需要配套更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因此,该企业一直谋划开办商学院,但企业自办商学院的成本投入太高,而且由于“当事者迷”,企业自己挑选的师资和课程未必对企业有帮助。“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共建商学院,由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的实际和缺陷来共同挑选匹配最佳师资和课程,其实用效果将更明显”。
■ 企业商学院从自建到共建乃大势所趋
记者采访多位年长的商会知名企业家了解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使企业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当时企业老板们发现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跟不上市场要求,于是把高管分批送到高校商学院进修。随着企业越做越大,财大气粗的民企老板开启培育企业文化、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纷纷投巨资自办企业商学院,到2010年进入鼎盛时期。但是,随着近几年诸多客观原因导致民营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老板不愿再为企业商学院投入重金,不少企业自建商学院日渐式微,逐渐向多方共建企业商学院转变。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在中山有三类民间自办商学院,一是企业自己出资开办的企业商学院;二是各商协会开办的商会商学院或学堂;三是类似于中山火炬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样的第三方机构自己寻找师资并与企业共建的万创管理创新商学院。如果严格划分,第二、三种都属于共建企业商学院。
中山火炬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万创管理创新商学院执行院长黄育群告诉记者,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发展经验看,开办企业商学院是激发中小企业内生成长动力的有效办法。该中心与广东省小微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会共同遴选省内外优质的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家,并牵头成立万创管理创新商学院,把服务范围覆盖到全市。南朗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参与共建该商学院,共同实施《2020-2022年度中小企业人才培育三年服务计划》。该商学院从2019年11月开办至今,已在火炬开发区、南朗镇等镇区共建近20家企业分院,已举行近30堂公开课和企业内训课程。
◆文/图 记者 黄标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