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创文攻坚全面发力,阜沙镇根据水乡地域实际,着力做好“水”文章,打造“桥”文化。通过植绿种花、墙绘靓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文化注入桥身,给全镇350多座农桥集体换装,让一座座“乡间彩虹”在乡村绽放。
▲人文水乡类“桥绘”。
阜沙镇是典型沙田水乡,全镇面积约35.41平方公里,镇域外被小榄水道、鸡鸦水道两条省级水道环绕,内有大大小小纵横交错67条河涌。全镇8村1社区,自古以来,村民大多沿河而居。
▲乡村振兴类“桥绘”。
由此可见,桥成了当地居民交通出行、通联外界的必经之地。目前,该镇已建成各类农桥350多座,遍布在全镇各村组,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桥绘”。
据透露,当地镇村两级时常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或以“大手牵小手,全民齐参与”的形式,组织有绘画特长的亲子义工,对桥两边护栏进行美化,涂上靓丽的颜色,写上一句句充满有关乡村振兴、创文攻坚、美丽家园等方面的宣传标语;或聘请专业人士,将富有本土特色的水乡文化、民风习俗描绘在上,留住乡愁,传播美好。许多空旷的桥头桥尾已经成为附近村民们茶余饭后休憩闲话家常、亲子共享天伦的好去处,融洽了邻里感情,增进了亲子关系。一座座原本生硬的混泥土结构小桥变得美丽而富有内涵起来。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