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逐步平复,东升镇朝阳食街的各家食店全面复业,但早前食店门前无秩序乱摆放、食客车辆乱停放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朝阳食街逐渐成为影响群众民心的“黑点”。
严格执法,坚决取缔?
会对刚刚恢复的餐饮业造成打击,
影响民生。
民心、民生究竟如何取舍?
面对两难的局面,东升城管执法分局打破以往“一禁了之”的固化思路,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五化”提升专项行动的工作,城市管理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
在“精细化”下功夫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法人员到朝阳食街实地调查,通过与周边市民、商户谈话,了解经营难处以及矛盾所在。
调研后,镇城管执法分局决定临时允许沿街商户在限定时段内在经营区域内经营。一方面,在不影响市民生活秩序的前提下为经营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商户划出一条“底线”,一旦越过,执法人员将从严整治,确保经营秩序规范有序。
在“智能化”下功夫
为让商户自觉养成规范经营的习惯,城管部门在该路段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同时让执法人员加强监管,让远程监控形成一股无形的监管力量,督促商户转变以往被动管理的经营模式,主动规范经营。
在“全民化”下功夫
日前,东升镇城管执法分局在朝阳食街开展“门前三包”宣传教育行动。执法人员对沿街门店商户及市民耐心讲解“门前三包”责任制有关内容,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号召商户遵守“门前三包”相关规定。行动共计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30余份。
通过一系列整治,如今朝阳食街商户对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维护城市市容环境秩序的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该路段的市容环境秩序有了进一步改善;民心、民生亦有了进一步保障。
民心=民生
正是城管及商户间的通力合作,
才让东升版“深夜食堂”
真正成为东升市民的深夜好去处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东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