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古一精神”,传承红色血脉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7-19

古一村位于中山市西北部古镇镇中心偏北,距离古镇镇政府约1.1公里,是革命老区之一,而苏氏祖祠曾是抗日秘密基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古镇进行红色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实际上,古一村,从古到今,从古代的“忠义爱国”到抗日史上的“烽火足迹”,到发展时期的“敢为人先”,再到如今的“飞人精神”,无不体现出他们血液里忠义、团结、爱国、爱乡的精神。

忠义爱国的基因血脉

苏氏在中山的入迁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古镇古一村是他们最初的落脚地。苏氏入迁古镇,可以说是南宋最后一次大战役——新会崖门海战的一个结果。南宋末年,大将军苏刘义(苏东坡的第九传孙)护送二王出逃临安,后辗转至福州、新会,几经沉浮,他们家族南下的足迹,延展了苏氏入住香山的前路……除此之外,苏武牧羊、名相苏颂,特别是“锥刺股”刻苦奋发读书典故的主人翁“六国丞相”苏秦,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先祖。“笃崇礼义源流远,堂严正气绍述长。”在苏氏祖祠中堂的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苏氏一族“忠义团结、爱国爱乡”的基因血脉。

古镇红色革命工作的重要场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山人民抗日武装在战略上配合和支援了全国抗战,在广东敌后抗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在中山抗日战争史上,古镇镇古一村苏氏人才辈出,为中山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苏氏祖祠曾是抗日队伍的秘密据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古镇进行红色革命工作的重要场所。苏氏一族英雄辈出,其中古一村苏松柏、苏伟棠尤为突出。特别是苏松柏,于1939年入党,次年在中共古镇党组织成立后任代理支部书记,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救护担架队并担任队长。中共古镇党支部在津边里苏氏祖祠恢复成立“忠义堂狮子会”,以苏氏祖祠为活动场地,由苏松柏当“狮子会”的教头,苏行晖负责财务文书,先后发展了古镇、曹步青年100多人参加这个组织。当时1000多人的村子,半数年轻人在苏松柏等人的号召下,参加舞狮会,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员。他们注重团结,期间还号召邻村暂时放下姓氏间的争端,为当地抗日救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做的地下工作,除了掩护好抗日官兵,还有许多宣传,例如派发宣传语和小册子,为后来抗战胜利、解放古镇打下了舆论基础。

“飞人精神”激励前进

而今,有着“亚洲飞人”之称的苏炳添令古一村更添美誉。苏炳添,古镇古一村人,3次打破100米田径比赛全国纪录,是60米田径比赛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是首位闯入室内世锦赛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和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的亚洲人。他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也在世界田径比赛上,证明了黄种人的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苏炳添以其杰出表现开创历史,成为中国田径短跑项目的里程碑式人物,世界为之惊艳,亚洲为之惊喜,国人为之振奋,家乡人民更是欢欣鼓舞。苏炳添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中山人精神一脉相承,是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香山先贤精神特质在新时代的延续。“苏炳添精神”的正能量,正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攻克困难、不断创新、奋勇向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要把古一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爱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精彩的故事书写下去……

目前古一村正在计划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古一村的红色传统文化,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谱系,做到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让人们在追寻红色印记的过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定力,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持续向前迈进。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来源古一村
◆编辑:岑文声
◆编审:彭晓剑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