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系统实现了水质监测、预警、分析的全年无休,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了水污染事件处置工作效率,并能在最短时间内追溯污染源,遏制水污染事件。”3月22日,在中山环境管理的“最强大脑”智慧环保系统上,记者通过一个屏幕看到了全市1093个河段的实时水质监测数据,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数据管理科科长黄嘉璐介绍,这套系统的数据来自遍布全市外江、重污染河涌、主干河涌上的25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河涌水质一“屏”了然。
洋角涌水质自动监测站。 记者 文波 摄
据了解,“智慧环保”系统中搭载的便是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它运用了“一张网、一张图、一中心、一平台”的顶层设计,打造出一个集数据存储、管理、交换、预警、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突显设备采购+运维“一站式”建设模式,成立“水环境监控中心”管理机构,依托第三方专业工程监理+运维监理,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
“中山市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项目”在全市外江、重污染河涌、主干河涌上共布设有259个“水质自动体检机”、743路视频监控、8个污染通量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测1093个河段,每4小时更新一次实时监测数据。“河涌水质情况如何,不再需要执法人员到现场采样监测、分析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运维人员李飞介绍,这套系统搭载了全省数量最多的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是“全省环保系统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项目”。系统每日处理海量数据200多万条,实现对水质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实现了河涌水质远程和数字化监控,并对症施策,有效持续改善河涌水质,确保全流域治理的“五个全”(全流域整治、全系统治理、全市域监测、全民共同参与、全过程监督),为全市打好碧水保卫战、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通过平台,市镇两级水环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询、统计、分析河涌(断面)水质数据,各流域、各镇区水环境状况一目了然。”黄嘉璐介绍,水质自动监测平台通过全面收集、整理水环境数据资源,可实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实现对水质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水质预警溯源、水环境视频在线监控、水质攻坚挂图作战、水环境评估考核、数据共享与发布等功能,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水环境形势分析能力。其中的评估排名功能,可以依据平台每日生成水环境质量指标,对全市各镇街水质状况实施排名,以排名压力倒逼镇街治水实效。
编辑 闫莹莹 二审 隋胜伟 三审 徐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