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氤氲,深圳龙华人阅读到底有多方便?
栏目:深中联动 来源:读特客户端 晶报记者 武莹 发布:2024-04-23

今天是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地球村”各地的城市,共同以一种节日的仪式感,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富足养分。

在龙华民治,正式开馆不足四个月的深圳图书馆北馆成为深圳人全新打卡地,奔赴者络绎不绝,日接待读者突破1.8万人次。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为什么对图书馆如此翘首以盼、热度空前?

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官宣入夏近一个月的深圳户外温度直逼30℃,带着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从地铁4号线红山站A口走出,不足两百米的步行距离后,便一头“钻进”了这个超7.2万平方米的“网红”阅读空间。

年轻人“抢滩”来学习

沿着扶手电梯从一层直到五层,有人在这里读书看报,有人以修心为主题度过一个Gap Day(忙碌生活里挤出一两天放空),更多的人则在这里学习刷题、复习冲刺。“馆内免费空调、免费供水,加上规律的时间、便利的设施、舒适的环境、藏书丰富、学习氛围浓厚等原因,促使着年轻人涌向这里。”在三层的一间会议室里,当天的成人区值班馆员廖坚向我介绍道。从北馆试运行之初,他便从位于福田的深圳图书馆中心馆调到这里来,负责读者服务工作。

事实上,有中心馆的经验,在深圳年轻人巨大的学习需求下,北馆在设计之初,就配置了2500个可供学习的座位,绝大多数都配有充电插座。而北馆一层的悦读大厅一般会从早7点开放至晚11点;其它楼层则从9点开放至晚10点,周一闭馆。“为了能坐到自己心仪的位置,不少人早上7点不到就开始在馆外排队。”廖坚说。未来,北馆也将探索施行部分楼层座位预约制度,避免图书馆“一座难求”。

1999年出生的郑莹莹就是7点排队的那批“早行人”。郑莹莹是土生土长的深圳女孩,家住红山片区的她,在高中时期每个周末都会去中心馆学习,冲刺高考,到现在在图书馆北馆全心备战公务员考试,时隔六七年,图书馆开到了家门口,而喜欢在图书馆学习的习惯仍没有改变,她说,“图书馆的氛围很好,能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如今,每当有朋友相约,一起逛“两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已成为替代其它事项的首选。

市民吴女士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每到周末,她都会带着孩子和亲戚家的女儿从罗湖赶来,只为找到一个安静读书的角落。中午,我在北馆新设的“临时就餐区”邂逅了他们,嗦着粉、聊着天,两个孩子很是开心。通常,他们在这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这周末发现还新增了“临时就餐区”,点个外卖,吃个快餐,在图书馆外就能解决午餐,很是方便。“在图书馆即使打个盹都是香的。”吴女士笑着说,而她也很乐意周末以读书的方式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

“这届年轻人也太卷了吧?图书馆已经成了一个巨型自习室。”小红书上,王小鱼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来北馆参观的感受,“与其说是‘卷’,不如说是努力离自己的梦想更近。”郑莹莹说,在这座奋斗的城市,每个人都很拼,而她报名的事业编考试也就在下个周末,虽然竞争很残酷,她还是想再多试几次。

城市书房,温暖着每个龙华人

如果说,深圳图书馆北馆的落地让龙华居民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一座座各具特色、静谧舒适的城市书房,更让龙华书香馥郁,弥散开来。

在龙华区大和村的老屋旧巷里,隐藏着一间名为“明诚”的“城市书房”。

2021年4月,初次踏入村子的刘华,一下子就被这里古朴典雅的氛围吸引了,“感觉就像回到了老家一样”,隔天她就签下了书房的第一个位置,大和217号。过去几年来,她和街坊邻居们在书房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收获成长的感动。

在明诚书房为艺术家提供的工作室里,无臂小伙何子龙正在用“口书”边创作边直播,他认为这里是闹市中的一片“静土”,更适合创作,索性把工作室设在这里;村里六十多岁的保洁阿姨,每天早晚坚持来书房练习古筝,在老师的指导下,阿姨学会了弹奏《北京的金山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劳动最光荣》等曲目……就像种子落地生根发芽一样,明诚书房在大和村种下梦想的种子,而这里,俨然成了城中村里的“梦乐园”。

龙华的城市书房虽然不大,却总是充满温情与温度。“一座城市书房,治愈了一个休学女孩。”这是发生在1510图书馆里的故事,步入高中生活的女生小谢就是城市书房众多温情故事中的主角之一。小谢与1510图书馆的交集,起源于母亲刘女士。一场车祸打破了他们平静的家庭生活,经历家庭变故的小谢出现应激性创伤心理障碍,开始厌学抑郁。在机缘巧合下刘女士加入到了1510的公益事业里。

为了更好地照顾小谢,刘女士带着她直接住进了1510图书馆。小谢从内心接纳了这个地方,并逐渐喜欢上1510图书馆的氛围。在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后,小谢逐渐打开心门,开始跟身边人交流,并提出想上学的想法。被城市书房温暖和鼓舞的小谢,重新回归了校园生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心仪的学校。

明诚书房、1510图书馆只是“书香龙华”的一个切片。

在这片拥有近300万常住人口的城区,截至目前,龙华已建成105家优质特色的城市书房,遍布龙华六个街道,总藏书量达26.3万册,室内总面积2.4万平方米,实现了6个街道、48个社区全覆盖。作为繁忙都市中有温度、有情怀的公共阅读空间,城市书房不仅仅是市民的精神家园,更逐渐成为了龙华这片土地的文明符号。

奔跑的“神奇书巴”

在龙华,阅读的光不仅照在转角而遇的书房里,也照进了一辆神奇的大巴车上。

“它的神奇,在于它是孩子心中的一束星光,可聚璀璨星河;它的神奇,还在于它是民办学校的一缕曙光,可耀坦荡前程;它的神奇,更在于它是书香龙华的一簇火焰,可点万家灯火……”4月20日下午,在龙华区“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阅读分享环节,曾娟讲述了她和这辆神奇大巴车的故事。

这辆大巴车,其实是一辆经特殊改装、载有6000多册图书的少儿流动图书馆。巴士内部经过特殊的设计,两侧摆放书架和书,并且还设置有阅览空间,空调冷气舒适宜人,选书也十分新颖有趣,贴近少儿阅读需求。过去近四年里,这辆奔跑的移动书馆持续进社区、入学校,惠及全区6个街道3万余名读者,成为龙华流动的阅读名片,也让龙华处处散发书香。

曾娟是龙华区委教育工委派驻万安学校第一书记,也是一位语文老师。2021年4月,一个属于阅读的季节,这辆神奇的巴士驶进万安学校校园,也照亮了这所民办学校孩子们的心。这里的孩子普遍较少接触绘本,甚至有些孩子才刚刚摆脱留守儿童的生活,对周边的环境、对这个城市充满陌生。娓娓道来的文字,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让曾娟很是触动,那些洒在孩子们脸上的光,也点亮了老师们的心。

2023年7月,52名作为流动图书馆第一批的获益孩子们小学毕业了。曾娟请他们每个人写了一份自己的梦想,装进红包封存,并相约若干年后重回母校,一起见证梦想照进现实。曾娟说:“我知道,他们能够走向哪里、走多远,答案就在他们读过的书里面。”

一群孩子,一所学校,一辆神奇的大巴,充满书香的龙华。

年轻人的“爱阅”新生活

对于龙华的青年人来说,吸引他们纷纷踏足图书馆、城市书房的理由,还远不止于“书籍的海洋”这一点。

“一踏进北馆,就会被那明亮而柔和的光线所吸引,大面积的落地窗带来了自然光的馈赠,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正是摄影人最爱的光线!”黄浩是一位摄影发烧友,几天前,他和朋友相约来到图书馆打卡,回去后发了一条微博,“无论想捕捉专注阅读的瞬间,还是想记录下静谧时刻的宁静氛围,这里都是完美的取景地,每一个转角都可能成为摄影作品中的主角。”

图书馆室内独具一格的设计特色以及叹为观止的书墙吸引了很多“集美”们来这里拍照,经网络传播,更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前来“打卡”。廖坚告诉我,现在年轻人还流行“知识分子式”约会,周末年轻情侣一起相约到图书馆自习、阅读,相较常规的逛街吃饭压马路等约会“老三样”,这种新型约会更具仪式感!

事实上,在网络平台上,关于图书馆北馆的打开方式之多样,让这里就像都市里的“百宝箱”。“数字资源与互联网服务区,是很厉害的‘网吧’,藏着超多电子资源!”“升级版‘静音舱’上线,我在图书馆放肆开讨论会”“18米超深地下书库,就是现实版的‘太空电梯’”“谁曾想到,我在图书馆也实现了逛展自由!”……还有不少香港市民将图书馆北馆列入来深必打卡清单,不少港人还办上了这里的读者证。

距离深圳图书馆北馆6个地铁站的龙华图书馆也在拥抱“数字龙华”时代。

这座九层楼的图书馆在互动性、数字化、智能化上可谓下足功夫,去年馆内还全面铺开智能化建设项目,上线AGV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大数据智慧墙、电子瀑布流、智能书架等数字化设备以及VR阅读体验舱、听书森林、朗读亭、听立方等数字互动体验设备,为读者提供内容更加丰富、使用更加便捷、选择更加多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高科技元素让读者惊呼“没想到”“有惊喜”,感受阅读带来的新奇体验,成为吸引市民争相前往的又一大亮点。

如今,爱读书、爱学习的龙华人,不用辗转奔波即可满足看书、看展、看建筑,还有最新数字技术体验的多元需求,在一片宁静和美好中,享受自在的诗和远方。

让每个龙华人都爱上读书

依旧穿着朴素的中式褂子、黑色布鞋,日前,故宫“原掌门人”单霁翔先生在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书城龙华城连开三场演讲,围绕“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文化传承,从阅读开始”等主题,分享故宫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前沿思考以及他对阅读写作的感悟。

“通过阅读,人们每天都可能行走在文化遗产中,感受阅读的魅力和文化传承对现实生活莫大的帮助。”从“故宫看门人”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场外暴雨倾盆,场内热情不减,伴随单霁翔的娓娓讲述,大家一同走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背后故事,在图书的海洋里行走万里,读懂中国。

一个好的领读人,就好比阅读道路上的先行者,最终引领你寻找到值得阅读的书籍。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就在去年的4月23日,龙华人相约2023樊登年度主题演讲,在书香四溢中找寻答案,引爆共享知识狂欢;仅四个月前,在一路之隔的深圳书城龙华城,2023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这里举办,在龙华掀起一股文化“追星”潮。

为了让龙华市民好读书、读好书,龙华区持续邀请各行业名家加入推广行列,齐齐助力打响龙华阅读品牌。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韩永进,中国电影集团副总经理江平,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评论部主任陈红兵,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等文化名家大咖纷纷做客,在龙华大地播撒文化种子,文化之风、书香之气如微风如细雨,浸润龙华各个角落。还有龙华区诗词大会、“对话大家”讲坛、全民美育大课堂、“故事魔法师”系列活动、“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等特色阅读项目,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让龙华书香馥郁。

在龙华,无论你身处哪里,在10分钟的步行范围内,就能与书相遇,书香翰墨中,全民阅读的场景正慢慢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

在深圳图书馆北馆、龙华图书馆,每天一大早等候入馆的读者早已排起了长队,或看报阅读,或复习刷题,书架前、沙发上、书桌旁,处处都是阅读者的身影;在一间间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简朴的城市书房里,居民实现了地处城市喧哗之处,却能徜徉在静静书海中的愿望,走下楼,迈出小区,即可手捧一本好书,分享一份感悟;每个深夜,包裹在城市建筑群中的24小时书吧灯火依然,舒适的环境,独享的座位,免费的书籍,让市民在夜深人静时依然有一缕书香陪伴,成为城市永不超时的文艺角落。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龙华区精心策划71项公共阅读活动,共计150余场次,让满城的书香,在持续不断的活动中氤氲,融进市民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满城尽是爱书人。过去几年来,龙华区一直扎根城市文化建设,探索城市书房打造,用扎扎实实的高品质文化活动,不仅演绎着丰富的文化图景,让龙华四处弥散书香,其形成的巨大阅读文化磁场也让龙华人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憩息之所。这些,都将转化成为无形资产,成为城市焕发巨大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散发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编辑  沙玉兰  审核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