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爱五路转兴中道,名树园外围的人行道上,市城管和执法局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处箱体的线路拆分、接驳、组合进行现场勘察,为迁移做好准备工作。目前市内大部分箱体(亭岗、宣传栏,以下统称“箱体”)均设在两侧人行步道上,既阻碍了行人通行又影响市容市貌。为减少箱体占用地方、节约资源,市城管和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工作要求,以兴中道为试点牵头开展户外箱体设施整治工作。
名树园内围墙处,三个水泥方体底座紧挨着铁栏栅。“这是今天整合的箱体即将迁移的位置,经过前期勘察,已提前做好了箱体底座。”市城管和执法局执法三科工作人员李国忠告诉记者,这6个箱体都是交警部门的,主要是监控和信号灯的线路,将整合至3个。为达到箱体迁后与环境相融合,又方便日后技术人员使用或修理监控,因此将箱体迁移至后方名树园围墙处。目前,兴中道沿线需迁移整改的38个户外箱体已全部迁移拆除。
“迁移拆除了这么多个箱体,市民政局旁的10个箱体迁移难度是最大的。”李国忠介绍,这些箱体牵涉交警、治安、市政、移动、联通等部门,种类繁杂、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地下管线复杂,资金投入大,迁移过程困难重重。“那个位置的地下管网复杂,施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挖到管线!加上周边没有绿地,很难找到合适的迁移位置。”
针对以上难题,市城管和执法局与相关管理部门多次沟通,组织人员到现场勘查,反复研究方案。在市文明办指导协调下,敲定了该处箱体拆除方案;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最终确定在市民政局的停车场腾出空间作为迁改位置。为尽量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各部门采取同时开工方式,10日内将人行道上六个箱体顺利迁移到了新的位置。
箱体移走、拆除后,对线路功能会有影响吗?“不会的,施工完毕后,这些箱体将保持原有的功能,不仅没影响,线路反而会更科学优化。”李国忠说,迁移的同时会对原位置做好修复工作,用与周边地面相同材质进行修整、美化,还路于民、还景于民。
“人行步道视野开阔了,这样走在路上也更加安全。”市民徐女士正推着婴儿车经过箱体迁移施工处。她告诉记者,以前走在路上,特别是比较狭窄的人行道,会觉得这些箱体突兀且占地方、阻碍行走,容易发生事故。“现在箱体迁移拆除了,行人走路方便了,也让城市环境更整洁了,市容市貌也提升了。”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见习记者 黄靖怡 通讯员 冯燕敏
◆图/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