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线合龙
栏目:中山交通 来源:中山+ 记者 何淼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杨新辉 发布:2023-06-1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6月11日,深圳机场附近的矾石水道风平浪静。24米深海之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顺利推出,与E24管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正式合龙。历经五年建成的“海底长城”,让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作为海底隧道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最终接头长5.1米,宽46米,高9.75米,重约1600吨,套置于E23管节扩大段内。6月10日E23管节浮运装完成后,从一侧推出与E24管节进行对接。

最后一个管节和最终接头正在浮运。苏振飞 摄

6月10日14时,最终接头顶推作业准备就绪,在世界首创“千斤顶推出+水压推出”双系统作用下,以每分钟5至10毫米的速度缓慢推出。

最后一个管节和最终接头正进行沉放对接。李一 摄

6月11日早8时,最终接头实现与E24管节精准对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海底长城”正式合龙。

推出过程中,中交一航局团队创新使用水下双目摄影定位技术和水下拉线技术,通过两者相互复核、联合解算,为最终接头在海底安装对接提供了更加可靠、更高精度的定位数据。

建设者们正在船舱内,紧张地开展沉放作业。苏振飞 摄

 为保证最终接头方案的顺利推进,中交一航局建设团队发挥研发、设计优势,与设计单位联合设计,与广东交通集团、海事、监理、气象等多家单位通力协作,历经2年技术论证、1年联合设计,攻克龙口流场复杂、作业空间受限、管节浮运安装难度大、推出段姿态控制难度大等顶级难题,在世界范围内首创沉管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新工艺,研制出管节顶推及纠偏系统、滑轨及推出系统等11项专用装备及系统,为海底隧道合龙提供了新的“中交智慧”和“中国方案”。

沉管隧道东端首个管节(E32)完成沉放安装。李一 摄

至此,由中交一航局历时3年研发并投资建造的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完成了深中通道沉管施工任务,强大智能建造性能得到了有效验证,实现了沉管快速出坞、安全浮运、精确定位与沉放安装等综合作业一体化和智能化,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由蓝图变为现实提供了关键支撑,将我国跨海通道施工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了世界沉管隧道施工领域的新突破。

深中通道航拍图。苏振飞 摄

目前,海底隧道实现合龙,将开展最终接头后焊段施工等,力争11月实现隧道贯通;桥梁工程已经合龙,人工岛工程按计划推进,路面、机电、房建交安和管内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正向2024年项目建成通车奋力冲刺。

■沉管隧道建设重要节点回顾

2018年4月27日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在南沙龙穴岛广船国际GK01标车间开工。

2019年6月26日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隧道钢壳完成制造,并运抵世界最大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浇筑。

2019年12月10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钢壳沉管完成浇筑并纵移成功。

2020年4月10日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完工,为沉管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6月17日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E1管节完成沉放安装,在世界首制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助力下,实现“深海初吻”。

2021年8月30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东端首个管节E32完成沉放对接,创下同一项目单月安装两节海底沉管的世界纪录,正式开启东西两侧同步安装沉管的新征程。

2022年3月11日、3月13日

完成E26管节及E17管节沉放安装,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同一窗口期沉放两个大型管节。

2022年6月30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疏浚工程完工,基槽实现全线贯通,开挖疏浚约3500万方淤泥、破碎了26.5万方水下礁石,为沉管浮运沉放提供先决条件。

2022年12月10日

世界首创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及最后一节管节E23钢壳完成制造,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钢壳制造工作全部完成。

2023年1月31日

深中通道完成E23管节主体浇筑施工,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主体工程浇筑正式收官。

2023年6月11日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E23管节及最终接头完成沉放对接,沉管隧道实现合龙。

摄影:苏振飞  海报设计:贾荐勋  文案:陈家浩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9506人浏览   2024-06-15
原创 18745人浏览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