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可治可控!市第二人民医院帮助120多名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栏目:双高院校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祝达 胡宁 发布:2025-09-16

“得这个病4年来,药没断过,心里更像压着块大石头,不敢与人深交,怕别人知道,也怕传染别人。”近日,说起过去,44岁患者冯女士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冯女士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患有乙肝,让她长期感到自卑和焦虑。

近日,经过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医生的系统治疗,冯小姐的检查报告显示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意味着她实现了乙肝临床治愈,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据悉,目前,中山市已有120多名患在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团队的帮助下获得临床治愈,其中年龄最小的是4岁。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张倩华为患者看诊。通讯员供图

44岁患者成功“闯关”
实现临床治愈

2024年的9月份,忧心忡忡的冯女士来到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张倩华为她开展干扰素治疗。

据悉,干扰素通过调节免疫和抗病毒作用帮助控制病情,干扰素治疗须满足四个条件,即乙肝表面抗原<1500IU/ml、乙肝e抗原阴性(俗称小三阳/小二阳)、口服抗病毒药至少1年以上、乙肝DNA转阴。

“经过相关检查,冯小姐符合开展干扰素治疗的条件,同时,考虑冯女士具有家族肝癌史,采用干扰素治疗,不仅可以实现乙肝临床治愈还可预防肝癌。”张倩华介绍道。

在冯女士打干扰素的疗程中,张倩华始终紧盯着她的各项指标和身体反应,细致规划疗程,精准调整药量。

“张倩华医生就像贴心导航者,总是告诉我前方需要调头了,或者需要在服务区休息了,从而达到用药的最好效果。”对于用药过程,冯女士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形容。

随后,经过系统治疗,冯女士的检查报告迎来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

这意味着她实现了乙肝临床治愈,体内的病毒被有效控制,未来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极大降低,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目前,冯小姐已进入巩固观察阶段,生活重回正轨。

近日,内心充满感激的冯女士,为张倩华医生写了情感真挚的感谢信。

“实现临床治愈是医患共同努力的结果。医生的责任是制定最个体化的方案,并全程保驾护航。而患者的信任和坚持,是治愈路上最珍贵的‘第一味药’。”张倩华说,患者能卸下“包袱”开启新生活,这就是医生最大的成就感。

105名中山市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乙肝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记者了解到,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肝脏免疫损伤,目前我国感染人数最多的肝炎病毒仍然是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中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6%。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等途径。过去,乙肝是被普遍认为无法治愈的,要终生携带病毒,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但难以清除病毒。

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据悉,随着研究的深入,以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为标志的“临床治愈”概念被提出并被国内外肝病专家认可,一旦获得临床治愈,肝癌风险等同于健康人群水平,抗病毒药物也有望停用,患者可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

“乙肝是慢性病,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需要长期服药。对于经过长期服药,病情稳定、表面抗原比较低、病毒载量的患者,我们是建议通过打干扰素联合口服药的治疗方式,追求治愈的。”张倩华介绍。

乙肝患者为什么要追求临床治愈?据悉,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的肝癌患者,90%以上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乙肝临床治愈后肝癌发生率极低。

张倩华表示,回顾性研究表明,使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与没有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相比,肝癌的发生会减少60%-70%。对于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远期肝癌发生风险,也可使许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2018年4月,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正式启动。自项目实施以来,全国共入组2万余例患者,目前全国已经有6000余人获得乙肝临床治愈。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从2018年开始作为第一批“珠峰"项目分中心至今,共入组200余例患者,目前已经有120多名中山市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其中年龄最小的是4岁。

“治疗的方法,是在原来口服药的基础上,加上长效干扰素的药物,治疗周期是在48周至96周,中山目前有针对慢性乙肝的慢性病特殊门诊医保报销,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张倩华表示。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同时,张倩华提醒,得了乙肝也不要害怕,其传播途径是有限的。“首先,一定要分清两个概念,乙肝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的病毒。而乙肝病人,是病毒进入人体后,长期存在并引发了肝脏炎症的人。日常一起吃饭、办公、握手、拥抱等行为是不会传染的。”

如何预防?张倩华表示,“防”远胜于“治”,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接种。如果市民没接种过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抗体,可以到医院检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没有抗体,及时补种疫苗。

同时,市民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纹身、修脚等,如果确实需要,一定要选择消毒严格、正规的机构。

如果已是乙肝患者,应该怎么办?张倩华提醒,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DNA、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监控病情变化;戒酒、不熬夜、清淡饮食、保持好心情,给肝脏减负。曾有乙肝患者在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后,恢复正常生活,可正常上学。

“实际上,乙肝并不可怕,它可防、可治、可控,甚至有望治愈。科学认识它,规范对待它,患者都可以拥有健康、轻松的生活。”张倩华表示。

另外,乙肝患者要坚持服用口服药,按照国家诊疗指南要求规律复查、定期监测病情,符合乙肝临床治愈条件的患者,应积极寻求临床治愈。


编辑 王帆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古镇“工改”四年,600家企业搬“新家”
原创 20034人浏览   2025-09-16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原创 16919人浏览   2025-09-16
8月中山CPI同比下降0.7%
13639人浏览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