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条措施稳外贸促增长!中山今年将开展百场供需对接活动
栏目:双高院校 来源:中山+ 记者 杨健 发布:2025-04-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4月15日,广交会首日,我市正式印发《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拓市场、育主体、强动能、优服务”为主线,从开拓市场、强企培优、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推出15项具体举措,明确至2025年底前,将通过百场供需对接、数字化赋能等创新手段,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既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更布局长远发展。

4月16日,中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王瑾解读《措施》时表示,15条措施每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企业遇到问题可“对号入座”找到支持单位,商务局将全力做好保驾护航。

中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王瑾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杨健 摄

如何支持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措施》提出将落实“粤贸全球”计划,实施“百展千企”境外拓市场行动,明确今年内推动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2个海外展贸中心,促进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借助广交会、消博会等平台,打响中山家电、电子显示、灯饰等优势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国内大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底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各镇街将组织企业加大力度拓展国内市场,全年开展不少于100场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帮企业搭上京东、淘宝等平台“内销快车”,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参展综合成本等方面支持。

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措施》提出打造中山外贸“集团军”,推动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南头家电等外贸基地提质升级,壮大行业领军企业队伍,专项资金支持省外贸骨干企业发展;引导外贸优势产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对首次获得海关AEO认证的企业,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跨境电商是关键突围方向。《措施》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体系,推动中山照明灯饰产业带入选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加快中山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落地运营,让企业更好享受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的便利。支持东区、古镇、沙溪3个电子商务集聚区在平台合作、企业孵化、合规纳统、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今年内举办不少于30场电商对接交流活动。

“围绕企业出海全流程关键环节,我们全力打好服务‘组合拳’,进一步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王瑾介绍,《措施》提出将强化“金融+保税”功能,将符合条件的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扩容出口信用保险至年覆盖2800家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企业办理部分国家人员签证、个性化汇率避险产品、出口信保、海外投资保险,都有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成立“中山市‘走出去’服务联盟”,优化海外投资服务;计划全年常态化举办不少于30场“商学堂”培训,手把手教企业用政策、防风险,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编辑  张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