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以《用好优惠政策 稳定就业规模》为题报道了中山企业和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做法。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联合开办的“百灵班”,通过定制化培养帮毕业生更好就业的案例获得肯定。
火炬职院创办于2004年4月,是全国131所、广东省10所之一、中山市唯一一所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于一身的中国高职“大满贯”学校。火炬职院坐落在八大国家级产业基地腹地,建校以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开办38个专业,累计培养学生超3万人。该校2022届毕业生2249人,截至2022年7月21日,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4.40%,其中90%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高就业率是火炬职院自办学以来坚持“院园融合”办学方向的结果。火炬职院充分用好“园区内办大学”的优势,不设“围墙”,校企“零距离”,实现深度融合。近年来,火炬职院与企业成功开设了“百灵班”“中荣班”“中智班”“未名海济班”“康方班”等系列企业班,并与光学学会等学会、协会,整合资源开展“现代学徒制班”“行业、企业学院”等,合作模式多样,成效显著。同时,应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校企注重毕业生职业的长远规划,而不是追求就业率而就业。高质量就业还体现在学校协助毕业生提前制定职业规划,企业为毕业生提供成长空间。比如,学校设定目标,毕业生就业三五年内,至少要成为所在岗位上的主管或是技术骨干,而企业会根据毕业生的能力提供相应的成长空间,形成良好的育人、用人、留人机制。
▲火炬职院毕业生在健康基地园区的百灵生物上班。
企业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企业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是打通研发到产品“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随着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高质素技能型人才特别受欢迎。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前不久,省委深改委正式印发《关于同意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通知》。中山将把实验区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系统集成工程,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以及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规划等一体化为重点,以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奋力把中山建设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助力广东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方面,中山着眼大湾区产业链安全,深入对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圳“20+8”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湾区其他城市打造大湾区产业集群。与珠江口东岸城市数字经济全面对接,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创新一体化方面,中山探索建立“广深港澳研发+中山孵化产业化”区域创新、“东岸风投基金+西岸先进制造”科创融资等协作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创新高地。
实验区建设为中山制造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火炬职院是中山唯一一所“双高院校”,学校正锻造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生态链,赋能粤港澳大湾区西岸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期待火炬职院“双高建设”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助力中山实验区建设。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谭华健
◆图: 火炬区提供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