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园融合①|中国教育电视台关注!讲述中山火炬职院“院园融合”故事
栏目:双高院校 来源: 发布:2022-07-10

核心提示:立德、明志、精业、惟新,作为一所脱胎于“国家火炬计划”高技术产业的高职院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中山火炬开发区,让专业群对接产业群,让人才链对标产业链,让双创教育协同双创孵化,让特色党建链接地方经济,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与园区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

7月9日,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职教频道《梦开始的地方》栏目以《镶在产业园区的高职明珠——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题进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展示。报道从“聚焦三教改革,校企协同育人” “厚植创新沃土,培育创业种苗”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地方发展”三个篇章讲述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火炬职院”)“院园融合”的火炬故事。

把课堂搬进了企业现场

在“聚焦三教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篇章中,报道以火炬职院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深海”,探取三教改革的“珍珠”为例,讲述了陈海生老师进入到火炬职院一家校企合作企业——中荣印刷集团,直接把课堂搬进了企业现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故事。


与校园一路之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把产业和教育融合起来,不仅快速提升了老师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了明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标准体系和课程体系。

入学第一年,学生们集中时间专攻理论,同时结合模拟仿真,强化所学。到了二年级,学生便真正走进企业“课堂”,着重提升实操技能。立足产业园区,教师探“珠”入海,聚焦“三教”改革,火炬职院不仅创新了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推动了课程教材一体化改革,还培养出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为学生从“就业导向”迈向“产业需求导向”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校企合作双创同行

在“厚植创新沃土,培育创业种苗”篇章中,报道以学生创业、帮助粤港澳青年“易创”、光学企业发展为例,讲述创新创业的故事。

在一次评选会上,学生刘曼珍的“小纸匠”项目凭借着独特的产品设计和运营模式,通过了创业导师和专家的评审,成功地加入了火炬职院共建的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家庭”。

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帮助“小纸匠”团队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如今,“小纸匠”不仅走出了中山、走向了全国,还接到了来自香港和海外的合作需求。

免租金、免物业,创业补贴、创业辅导,一站式的服务,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服务当地青年,也吸引了类似林景珊这样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团队入驻。考察后,林景珊很快便决定从香港九龙搬到中山,“落户”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如今,林景珊团队一边对接工厂源头,一边培养带货“达人”,将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推向全国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创业行列。

以服务促孵化,以创业带就业,地处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火炬职院,也凭借着“院园融合”的特色优势,成为中山光学初创企业的“摇篮”。一批光学企业从火炬职院实训基地“走”出来,成长行业的佼佼者。


▲火炬职院实训基地“走”出一批科技型企业。

“院园融合”彼此借力、校企合作双创同行,十多年来,火炬职院已成功孵化3家上市公司、5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了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形成“链上”党建工作体系

在“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地方发展”篇章中,报道以吴小禾博士和一条生鱼的故事,火炬职院健康产业学院联合中山百灵公司结对共建党支部等为案例展示了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促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教学“双融双促”,形成了特色的党建育人品牌的做法。


吴小禾博士指导黑鱼深加工。

博士毕业后,吴小禾来到了火炬职院任教。而他接到党组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领团队服务三角镇的乡村振兴工作。

从工厂规划,到设备选购、工艺调试,再到产品生产、质量检验,从无到有,火炬职院帮助三角镇建立了中山市第一家黑鱼深加工企业。如今,产业链形成了良性循环,三角镇的养殖业,也走出了三年一个周期的“怪圈”。

围绕“党建+”品牌特色,火炬职院不仅打造出“党建+双高专业(群)建设”“党建+科技攻关”“党建+协同育人”等系列工程,同时,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更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链接、互促共赢的“链上”党建工作体系,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谭华健
◆图:火炬职院提供
◆编辑:谭华健
◆二审:陈慧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