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成渝行丨寻找藏在乡村里的“流量密码”
栏目:乡村振兴 来源: 记者 郭锦润 付陈陈 发布:2023-09-0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常言道,不至巴蜀,不识中国。

历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演变,一些城市忙于大干快上、筑城造景,最终走向“千城一面”。而深居西南大地的成都、重庆,却越发显现其独特性格和生机活力,成为近悦远来的“明星城市”。

除了顶流熊猫和热辣火锅以外,两座城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更高品质美丽乡村方面,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

日前,带着推动中山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中山日报社“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全国行”来到成都、重庆,深入镇村大地,探寻蕴藏其中的“出圈思维”和“流量密码”。


8月24日,记者在重庆大盛采访。记者 明剑 摄

既无名山大川,又无名胜古迹,如何“无中生有”打造“大IP”?成都市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在过去赖以生存的采矿业腾退出清后,一度陷入“没奔头、没主心骨、没路子”的困境。在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同在屋檐下”作为发展治理服务理念,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共享社区经济体。

缺乏产业支柱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何另辟蹊径做好“土、特、产”的大文章?成都市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曾经只有一座常年缺水、无地可种的荒山。


8月21日,记者在成都金城社区采访。记者 明剑 摄

2009年后,该村从气候中找到突破口,引种栽培油橄榄,打造了一系列产业项目和文旅配套,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富美龚家”的华丽蜕变。

数字经济,正引领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抢抓数字重庆新机遇,打造数字化农业发展模式,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智化”无人果园。

告别传统的“看天吃饭、靠经验种地”,种植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便能掌控水肥、温湿、作物病虫害等情况,还可通过农机协同实现远程灌溉。


8月25日,记者在重庆中梁龙泉采访。记者 明剑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以生态发展为主题,以农村“三变”改革为主线,精雕细刻诗意田园,让美丽乡村“沃土生金”。在中梁山赏“七彩祥耘”,到灿若湖旁耕读研学,于溶洞中品“天藏地酒”……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有文化。绿水青山,成为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上述乡村具体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亮点?哪些经验值得中山学习借鉴?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中山日报、中山+后续报道。

【总策划】伍学标
【策划】程明盛 吴森林 黄凡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