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深调研(12)南朗榄边村:蜿蜒旧街巷串起人文明珠
栏目:乡村振兴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何淼 发布:2022-12-0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绕过茶东公园的“五渡桥”,沿着石板铺就的小道漫步,颇具气势的陈氏宗祠群就隐藏在和煦的阳光背后。移步换景,灰墙黛瓦间,岭南特色风情尽显。拥有870年历史的榄边村,下辖南塘、茶东、茶西、莆山、赤坎、西江里6个自然村和榄边小区。其中,茶东村的陈氏宗祠群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榄边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即将启动复兴榄边旧墟计划,通过旧街巷的连接,串起6个自然村丰富的人文景观,进一步拓展乡村游的内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榄边村党委书记严淑贞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榄边村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图为孝义坊牌坊。记者 缪晓剑 摄

重塑旧墟“中轴线”
焕发古村新活力

驾车驶入榄横路,在翠亨快线桥底下穿行,往左拐即进入茶东村地界,茶东游客服务中心就设在村口。3年前,一部在陈氏宗祠取景的电视剧《破冰行动》为榄边带来了热度,不少游客自驾游打卡。“慕名而来的游客,打卡一遍陈氏宗祠群,逛逛茶东公园,看看周边的民居,快则半小时,慢则一个小时,就会离开。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把游客留下来,是榄边的当务之急。”在茶东游客中心宽敞的大厅里,严淑贞称榄边旧墟工程将于12月底前启动,以旧墟为“中轴线”,由西向东串起6个自然村的人文景观,焕发古村新活力。

榄边墟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追溯榄边墟的历史,得从石岐与东乡(旧指中山市东区至珠海唐家湾一带)水陆交通说起。清朝末年,石岐与东乡两大片区的重点墟市龙头墟和东来墟往来不便。东来墟的货物经水路,到不了龙头墟;石岐的日杂货品经陆路运抵东来墟,路程长达4个多小时,赶不上墟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南朗大车村乡贤林谦选新址开设新墟,即为赤坎孝义坊至莆山文帝庙长约1公里的榄边墟。

“榄边墟的选址优势明显,其东侧连通东来墟,西侧连通龙头墟,更为重要的是南侧连通古道莆隐路,方便灰炉涌、黎村、小隐等地商户卖货、客人‘趁墟’。”榄边村党委副书记林金成热爱本土文化,扎根榄边二十多年,对榄边旧墟的历史如数家珍,是复兴计划有力的推动者。

上世纪20年代,榄边墟发展至鼎盛期,一、四、七为墟日,墟市开设有四间中医药堂,严白生、陈奕夫、卢理尔、黎鹤祥四大名医坐诊,单理发店就有七八家。“还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趁墟’,3米宽的小巷挤得水泄不通,鸡、鸭、鹅和各种杂货、农产品应有尽有。”林金成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榄边墟逐渐衰退老化,旧街巷狭窄人流拥挤,无法停车,原居民出入不便,种种因素影响下,榄边墟于1992年迁往新址。

翻开榄边旧墟工程规划设计图,升级改造涵盖墟市文化雕塑、民居围墙改造、“举人碑”重树等内容。“后续我们还希望引入有实力的文化公司,重现名医看诊、说书、唱戏、武术等场景,策划亲子互动、角色扮演等环节。”林金成表示,榄边村希望在旧墟择址建设榄边文史馆,集中呈现榄边的历史人物、风俗典故、遗迹古物,让沉睡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生。


榄边村全貌。记者 缪晓剑 摄

开设东来墟夜市
点亮“夜经济”

榄边旧墟的未来仍在设计图中,榄边村东来墟灯光夜市项目已颇具规模。今年9月25日,茶东村东来墟灯光夜市正式开启,以经营特色小吃为主,还有日用品、服装、玩具、游乐等项目,并且串起了茶东八大景,让游客在品尝美食之余,也能领略茶东村的风土人情。

“夜市摊位数现在有800多档,摆摊数量和人数都达到了顶峰。”严淑贞表示。有别于其他夜市,东来墟定期举办醒狮、舞木龙、小丑表演、乐队表演等活动,带旺人气。今年“十一”期间,卖鸡翼的摊位一个晚上的营业额最高可达5000元,其他生意较好摊位的营业额最高也有3000元。

“灯光夜市是榄边文旅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运营得最成功的项目。”据严淑贞介绍,目前有10多户本村村民参与了夜市经营,提高了收入。同时,夜市也带旺了榄边村的人气。位于西江里村的网红饼铺老板霞姐表示:“最多的一天,光微信就有200多单销售记录。”

“夜市除了可以品尝美食,还把茶东村的景观串联起来,规划了游览线路,丰富游客游的内容。”林金成表示,借助位置紧挨茶东牌坊、茶东公园、陈氏宗祠、关帝庙、家风公园、湿地公园、清代五渡桥等景点的有利条件,夜市运营规划了游“湿地公园”品味美食、游“陈氏宗祠”了解宗祠文化、游“茶东公园”体验“家风”、游后山环道接触大自然等游览线路。

推进基层大治理
守护百姓“小幸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考量管理者的智慧。“榄边村在五大方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增强村民的幸福感。”严淑贞表示,2021年,榄边村捧回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两项荣誉,印证了榄边村推进基层大治理的成效。

据介绍,榄边村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举措包括:推行“党小组+网格员+志愿者”基层治理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设法治阅览室、修建法治长廊,让群众知法懂法;帮助外嫁女争取权益,引导村民落实山地确权,让群众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以国宝陈氏宗祠为核心,打造特色精品村,建设家风家训主题公园,设计家风传承、亲子研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精品线路;以“人防+智防”的治安防控,让辖区治安平稳……

平安,是和谐之基,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榄边村通过平安建设,推进基层大治理,守护了百姓的‘小幸福’。”严淑贞表示。


专家点评

“串珠成链” 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熊育群认为,榄边村拥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未来大有可为。

“仔细分析榄边的历史文化元素,包含了家风文化、孝道文化、茶道文化、精武精神以及祠堂文化。”熊育群表示,榄边的陈氏宗祠群、孝义坊等历史建筑见证了榄边祠堂文化、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借助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榄边村应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恢复榄边旧墟,汇聚人气,把6条自然村的人文资源‘串珠成链’,是完善榄边村旅游规划,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契机。”熊育群表示,旧墟改造除了要做好古祠堂、古牌坊、古庙宇等古建筑保护活化工作,在修缮中也要做到修旧如旧,留住历史,留住文物,留住故事,也留住村落美学。同时,也要根据村落的建筑风格、特点,做好古色古香氛围感的营造。例如:重点打造一两处游览线路核心节点,通过外立面改造,新建景观、雕塑,设计互动项目等,帮助游客更好代入旧墟的情景,增加旅游的趣味性。

顺德的逢简村,以“小桥、流水、人家”岭南水乡特色而闻名,有顺德小周庄之称。榄边村的乡村游规划可以借鉴逢简村的发展路径,围绕榄边旧墟的核心,规划丰富多样的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多样式的旅游体验。例如:规划文化传承的研学线路,培育、引进旧墟美食网红店,具有榄边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和文创品,营造秀美乡村摄影网红打卡点等。


编辑 汪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441人浏览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