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深调研(9)五桂山街道南桥村: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
栏目:乡村振兴 来源:中山+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陈结婷 发布:2022-12-02

11月28日上午,美丽的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桥村沐浴了一场新雨后,空气分外清新。在蓝天白云的装点下,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万物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格外迷人。走在乡间小路上,远眺高山环绕层林叠翠,近看溪水潺潺屋舍俨然,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勾勒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辖属南桥村的自然村落和平村如今处处“净亮美”。记者 冯明旻 摄

南桥村是中山唯一一个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它的底色。如何把握时代机遇,用好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岐澳古道资源,善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中山市正在集中各方资源,朝着打造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样板村的目标不懈努力和探索。

“外来媳妇”扎根南桥村当村支书

“我原本在三乡做生意,但村里开党员组织生活会我都会参加。”对于放弃个人事业回到乡村做基层工作的选择,南桥村党总支书记冯秀凤很是感慨:“现在南桥村变化这么大,我很有成就感!”

冯秀凤老家在广西,来到中山已有20多年。2021年初,恰逢村两委换届选举,上级党组织找到冯秀凤,希望她能参选,改变以往老龄化的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群众把南桥村建设好。经过一番思考,冯秀凤在家人的支持下参加了换届选举并成功当选。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振兴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五桂山街道党工委多措并举,招引本地年轻人才回乡,为村干部队伍注入年轻血液,整体呈现年轻化、专业化趋势,平均年龄由上届48岁下降至39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从零提升到40%,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100%。村两委干部古嘉胜便是这年轻血液中的一员,他出生于1994年,是一名基层工作“多面手”。自2017年在村委工作后,他先后负责党建、城乡住建、人大、农业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团支部、纪检等村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南桥村是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同时是五桂山自然生态核心保护区,有“中山市绿肺”的美誉。南桥村禁止过度工业化开发,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岐澳古道就是最大的资源。冯秀凤认为,南桥村的发展思路是重点对村内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遗址进行集中保护与开发,优先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2021年7月,五桂山街道启动南桥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一带改造升级、和平村桥头至城桂路口道路提升、十六烈士纪念碑周边环境景观提升、珠江纵队广场、南桥村史馆等多项工程先后完成建设。此外,改造升级的村路、干净舒适的旅游厕所、新建的口袋公园、停车位、新设置的分类垃圾桶、配套的美化绿化亮化……南桥村面貌焕然一新,让村民们真真切切地有了获得感。

在冯秀凤的带领下,新一任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干劲十足,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与群众交流沟通,主动向村民征求意见,为推动南桥村的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村民的民生福祉而不断努力。

按下“美颜键”,全力建设“红色村”

一条巨型“红丝带”金属雕塑飘逸在珠江纵队广场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醒目标语矗立在山坡上,这里便是南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

走进珠江纵队广场一侧新建成的村史馆,屋内古色古香,馆内陈设令人眼前一亮。冯秀凤介绍道:“村史馆建设花了近两个月,目前正进行收尾工作。”记者现场看到,村史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现了南桥村的历史变迁、文化遗产、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等。


南桥村村史馆展现了该村的历史变迁、文化遗产以及风土人情。记者 冯明旻 摄

从村史馆出来右转沿着一条水泥路来到白石坳村,这里的村居外墙被刷成了清新的鹅黄色,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以前这里是泥路,杂草丛生,现在这里路面硬底化,还做好了绿化。这两套休闲桌椅也是政府搞的,坐在这里很舒服,感觉像逛小公园一样。”白石坳村小组村民谢满娇一脸笑容地说。

记者走访获悉,人居环境发生改变的不只白石坳村小组,南桥村辖属的另外八个自然村落和平、石莹桥、槟榔山、南坑、南坑尾、石窝口、巫南、新村均经历着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净亮美”的蝶变,处处展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在槟榔山村小组近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处,新建设了干净整洁的旅游公厕,外面还配备了四五十个免费停车位。“公厕按照A级旅游建设标准打造,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南桥村党总支部委员古嘉胜介绍。

文旅融合让乡村“火起来”

作为拥有五桂山街道最多旅游景点的行政村,南桥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古道文化、客家文化、绿色文化。每逢节假日,大湾区游客自驾前往南桥村境内的古氏宗祠、岐澳古道、和平村、逍遥谷、客家庄、仙踪龙园等景点出游成为放松身心的理想选择。

和平村近两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是五桂山街道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整村风貌提升及基础配套。步入和平村,映入眼帘的是颇有新意的竹子墙饰和院前古典的石头围墙,村民们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为前来游玩的游客们提供特色的山水豆腐花、土茯苓、龟苓膏等特色小吃。

“村里的农房外立面改造就是我们用专项资金完成的,刚开始村民还不同意,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做村民工作,现在村民都很开心。还有停车场、门前屋后的四小园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完善很多了。”冯秀凤说,“环境好了,人流量多了,想来创业的人多了,村民增收渠道也多了。”75岁的张阿姨自今年5月开始在家门口开了小卖部,采访当天是个工作日,张阿姨正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和邻居拉家常。“十一黄金周,一天都有一万多人,我最多一天能赚到七八百块钱呢。”张阿姨快人快语。

冯秀凤说,今后将围绕“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入手开展建设,以文旅方向作为乡村发展的突破口,依托南桥村的先天地理优势,打造特色精品民宿、酒店等,吸引社会资本进驻发展,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家点评
南桥村要做好“乡村+文化体验式”旅游

南桥村是行政村,由和平、石莹桥、槟榔山、白石坳、南坑、南坑尾、石窝口、巫南、新村9个自然村组成,自然村之间距离较远,相对比较分散,村民交往不集中。截至目前,该村共有211户居民,户籍人口962人,外来人口约800人。

中山市作协副秘书长黄祖悦在五桂山工作生活20多年了,对各个村居比较熟悉。在她看来,南桥村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和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发展文旅是不错的选择,做好“乡村+文化体验式”旅游。南桥村应利用好境内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绿色生态、岐澳古道、翠竹林海等特色资源,打造体验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强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比如周末节假日很多游客前去旅游,当地要有客家美食、传统服装表演山歌、生动表演红色故事、特色精品民宿等多业态的文化体验给到游客。”黄祖悦说,要加大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旅游与红色研学教育、客家美食等相结合,从单个产品开发衍生到整体氛围的营造,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基础上,让游客通过深度体验项目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