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制作非遗拓片,非遗工坊在香山书院大讲堂举行
栏目:城事 来源:中山+ 记者 李鑫 发布:2025-10-02

10月1日晚,中山市香山书院大讲堂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由中山日报社与中山市香山书院联合主办的“物之序・印篆古今”非遗工坊活动在此举行。众多市民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非遗拓片制作与篆刻技艺,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市民在学习拓印和篆刻技巧。记者 李鑫  摄

活动现场,木桌旁的参与者们手持刻刀、墨水和纸张,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拓印和篆刻的技艺学习。他们的作品上,红色和白色的图案交织,显得格外醒目。家住东区街道的市民李女士一家人也来到了现场,她小心翼翼地完成了篆刻,拿着拓印下来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她表示:“能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开展非遗活动,我感觉心情很愉悦,而且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非遗比宅家玩手机有意义。”

更多的参与者正埋头于自己的作品,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有的正在用笔细致地描绘图案,有的则在用刻刀精心雕刻。整个房间充满了静谧而专注的氛围,只有偶尔的低语和工具与材料接触的声音。芷萝研艺坊非遗手工基地创始人郑绮筠穿梭在活动现场,时而给予参与者技术上的指点。

郑绮筠在介绍中提到:“我们雕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阳刻一种是阴刻,阳刻是……”在她的讲解下,参与者对活动背后的非遗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了解,非遗拓印全称“传统拓印技艺”,其核心是通过传统工具与技法,将金石、碑刻、器物等载体上的文字、图案精准复制,兼具文化传承、文献保存与艺术价值。非遗拓印不仅是一门手工技艺,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其核心在于通过严谨的技法,让千年文物上的文字与图案“活”下来,代代相传。

当晚,郑绮筠为大家深入普及了非遗拓印和篆刻两个传统文化知识。她介绍,拓印主要是将碑文上的字或者图案通过纸张转印的方法,将造型反映到纸上,用纸张传播文化知识。而篆刻则是现在很多印章都采用的方式,通过刻刀雕刻字体,再进行转印。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台风预警升级为蓝色
非原创 20272人浏览   2025-10-04
因台风原因,10月4日-5日中山无人机表演暂停
非原创 19455人浏览   2025-10-03
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中山三预警生效
原创 18978人浏览   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