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观察团第二站②走进二次供水泵房,见证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栏目:城事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袁蝉 实习生 罗熠坤 发布:2024-08-09

“我们都很关心水质问题,来到现场后,真正放心了。”
“设备很先进,这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工程!”

位于中山市东区街道的星光礼寓小区地下车库的二次供水泵房,吸引了一批市民前来参观。

二次供水是指当住宅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它是城市供水系统,从原水供应、制水生产、清水输送到二次供水,四大环节中的最后一环。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作为城市供水系统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关系城市供水保障、老百姓生活品质的大事,也是惠及民生福祉的实事。

本周,由中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山好人、社区代表等组成的市民观察团走进星光礼寓小区二次供水泵房、中山公用水务公司(以下简称水务公司)二供调度中心和客服中心,全方位了解二次供水流程及泵房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见证供水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在星光礼寓小区二次供水泵房内,二次供水分公司负责人张泽芹向市民观察团成员介绍二次供水改造情况。

▶“水压水质问题得到解决,用水更加安心、放心!”

  市民观察团首站来到星光礼遇小区地下车库二次供水泵房。走进泵房内,环境明亮整洁,设备仪器运行平稳。水泵机组、不锈钢水箱整齐摆放着,水质监测仪、紫外线消毒器、流量计等仪器有序排列,红外门禁、视频监控、可视对讲等安防设施配备齐全。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容积83m³的316L不锈钢水箱,我们四楼以上的住户的生活饮用水就是储存在这里,通过水泵加压后,供水到居民家中。这个水箱内部还进行了分隔,可以保证每三月一次的水箱清洗过程中用户家中不停水。”二供分公司负责人张泽芹边走边介绍,市民观察团成员不时拿起手机,拍摄记录泵房内的设备。

市民观察团成员仔细询问二次供水现状。

据了解,星光礼寓小区建设于2013年,共9栋住宅楼。小区4层及以上用户均为二次供水,总计856户,此前全部由物业公司抄表到户并维护管理。“原来这里的泵房设施非常老旧,水泵运行噪音较大,水箱部分接口已是锈迹斑斑,水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张泽芹说。

据《民法典》规定,业委会组织全体小区业主对“将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公司改造管理维护”进行意见征集,表决通过后,水务公司迅速行动,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到小区宣传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政策、落实用户用水报装资料收集,并同步开展泵房及管网设施勘查、设计等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市民观察团参观了解中山二次供水改造情况。

准备工作落实后,该小区于2023年9月进场施工。工程范围包括更换全套水泵机组设备、新建316L不锈钢水箱及泵房生活给水管道,增加紫外线消毒设备、增设在线水质仪表,新建独立控制间,增设红外门禁、视频及远程控制系统、更换用户远传水表等,2023年12月该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完工,总投资为379.12万元。

“改造后,高层楼水量和水压会稳定吗?”
“水质会有哪些变化?”
市民观察团成员在现场纷纷提问。

“我们重新对水泵进行流量扬程的计算选型,订立高技术标准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采用原厂成套水泵机组,每个机组都采用一对一变频的控制方式,解决了高层楼住户供水量不足、水压不稳等问题。”张泽芹介绍,水质方面,使用食品级的316L不锈钢水箱与原先的水箱相比,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易清洗等优点,能大大降低水质污染风险。同时,吸水母管上增设的紫外线消毒设备与在线水质仪联动监测管控,一旦水中余氯、浊度、PH值有异常立马启动报警,进行紧急处理。

听完介绍,不少市民点赞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中山市道德模范梁杰康感慨说:“第一次现场看二次供水泵房,发现设备很先进,我们普通市民关心的水质、水压问题都可以解决,这种实实在在看到的情况,不仅开拓了眼界,也让我们用水更加安心、放心。”

中山市道德模范梁杰康接受采访时称,二次供水改造让居民用水更安心、更放心。

▶“运维设施高科技满满!”

“看上去科技感满满,我要赶紧拍下来发到群里!”在参观环节,市民简建文拿出手机拍照记录,表示要给其他没能来到现场参观的朋友看看别人家的二次供水设施。

在星光礼寓小区二次供水的泵房内,仔细观察发现,入口处安装着红外监测机、门禁主机,水泵机组后的一根大柱子顶部还安装了多个视频监控摄像枪和360度全景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及摄像枪对准泵房内各个关键设备和区域进行监控,同时红外监测仪器还有地面上安装的防淹传感器,遇到有人闯入或者有水淹意外情况时,会自动报警。这些视频和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公司二次供水监控调度平台,我们24小时进行远程监控。”张泽芹介绍。

二次供水监控调度平台这台“智慧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呢?带着疑问,大家来到水务公司。

在该公司二楼的二次供水调度监控室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实时监控着来自600多个小区的用水数据。工作人员随意点击列表中的一个小区,该小区的水箱液位、水泵运行压力、出水流量、水质参数、视频监控等数据一目了然。

市民观察团参观供水热线中心。

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有小区发生停水、水压低、水泵故障等意外情况,平台会立刻发出报警提示,简单异常情况可通过远程操控处理,如问题复杂则立刻安排维修人员在1个小时内到场进行处理。

除了远程监控,改造移交后的小区还享受水务公司的专业规范的维护及服务。据介绍,水务公司每两周进行一次泵房巡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水箱清洗,每月进行一次8项水质检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15项水质检测并交由物业公司协助进行水质结果公示。

热线服务方面,该公司客户管理部经理助理林旭源介绍,公司成立了热线班组共18人,实行24小时受理模式,从市民投诉、派单、处理、跟单、回复到回访的“一条龙”服务。据统计,2024年1-6月累计业务量14.2万宗,日均人工业务量约781宗/天。

▶“希望推广这项工程,让更多市民受益!”

在本次活动中,市民观察团成员收获满满。

观察员方文十分关心施工过程,在了解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对这项工程多了份理解。方文说:“二次供水改造是真正为民办的好事,但是施工过程中因铺设管道不得不挖开道路,可能给居民带来一定的不便,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期,在此期间,作为居民我们应该多理解和支持。”

 博爱拥军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梁伟能一路看,一路听,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留下来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通过本次活动,梁伟能对二次供水系统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该系统配备了多重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电子监控,定期水质监测及应急响应机制等,见证了现代供水技术的先进与高效。”

“了解完二次供水设施,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中山好人曾旻雨参观完二次供水设施深有感触。他动情地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他家里用水靠的是房子后面的一口井;70年代初,家里用上了自来水公司的水,不过需要拿着桶去自来水站接,一分钱两桶;1978年,他搬到石岐孙文东路的房子,住在四楼,有水直接到了楼上;1999年,他所住小区有了二次供水。“那时的设施很简陋,卫生问题堪忧,有时候接水还会出现黄泥的情况。”曾旻雨说,如今市民担心的水质问题,都用新的设备解决了,希望多宣传二次供水改造的好处,全面推广这项工程,让更多的市民受益。

市民观察团合影。

记者了解到,中山是广东省内首批开展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接收的城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指导文件,在市水务局的全面部署下,水务公司自2021年以来,积极疏通堵点,多方联动,切实做好衔接工作,联合社区、业委及物业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按照“先急后缓、分批推进、分类接收、应接尽接、可用续用、需改则改”的原则开展二供旧改工作。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累计投资3.7亿元,完成改造接收176个小区,惠及用户约9.2万户。202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50个项目改造,后续将持续推进对管辖范围内约300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接收工作,将惠及用户约15.7万户。


编辑  胡力恒 二审 李玮玮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