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棠||鲁迅故居(致敬/纪实)
栏目:城事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张伟棠 发布:2023-10-26

鲁迅故居

那年,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鲁迅故居参观。

故居

1881年9月25日,绍兴古城周家大院内,一位男婴呱呱坠地。这位出生在封建家庭的男孩叫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

鲁迅故居占地400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大院由台门斗、大厅、大堂、正房、侧厢和杂屋等建筑物组成.共分6进,每进有 7-9间房不等。

站在麻石铺成的街上,望着台门斗上的匾额,“翰林”两字显得特别庄严肃穆。

迈入第二进大堂前.横幅上“忠仁堂”三字苍劲,凝重,这是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场地,宽敞的大厅颇具气派。第三进为周家客厅,分正中、东首、西首、天井、西厅,现全为鲁迅家史陈列室。 第四进原为小客厅和鲁迅母亲、鲁迅祖母的卧室。第五进为厨房。第六进为平房。

鲁迅1909年夏从日本留学归来就住在第三进的西厅,这是他的卧室兼书房,酸枝台凳、铁丝木床全是鲁迅当年用过的原物。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小说以讽刺的笔调揭露地主豪绅、村塾腐儒对辛亥革命风暴的恐惧,抨击了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腐朽的教育制度,吹响了向封建势力进军的号角。那年他28岁。

百草园

在鲁迅故居第六进三间平房中有一条通道,可以走进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荒芜的菜园,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园周围由各类建筑物包围着,靠泥墙南端嵌有块界碑,上刻“粱界”两字。“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童年时的鲁迅和小伙伴就在这里玩耍。夏天在皂荚树下乘凉,玩斑蝥,捉蟋蛑,采桑椹,还可以摘覆盆子,挖何首乌,冬天可以在雪地上捕鸟……那里确是鲁迅童年的乐园。现在的百草园还多了假山,树林,苗圃和游客休闲购物处。

三味书屋

在鲁迅故居斜对面跨过停泊着不少乌篷船的河涌,有一扇古老油黑的竹门,门内是一间3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这就是当年绍兴城内最负盛名的私塾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是寿镜吾的祖父改过来的,意为“谈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味书屋”匾额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对匾额和《松鹿图》行礼后才开始读书。

鲁迅1893年进入三味书屋,除了学习规定的“四书五经”,还要做“唐诗”和汉魏六朝辞文、古典文学作品之类的功课,还广泛阅读了《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本城中极质朴、博学的”名师寿镜吾愤世嫉俗的言行也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鲁迅,从而迈出了他成长的第一步。

咸亭酒店

咸亨酒店位于鲁迅中路,坐北朝南,东近鲁迅故里,西邻鲁迅文化广场,整座建筑粉墙黛瓦,挑檐屋脊,为典型的江南传统风格。该酒店创建于1894年即清光绪甲午年间,为鲁迅的几个本家出资合营的小酒店。“咸亨”二字由《易经·坤卦》的“品物咸亨”句而来。

鲁迅著名的小说《孔乙己》使咸亨酒店闻名中外,现在酒店门前还立着孔乙己的铜雕。许多印刷物也打着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名句。由于生意兴旺,客似云来,咸亨酒店还蚕食了周边的几幢建筑,扩大了经营场所。臭豆腐、水煮鱼、黄酒、泡饭——许多特色食品让你感觉一新。

离开绍兴前,我回想起学习过的鲁迅名著《呐喊》《彷徨》,特别是《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白光》等名篇,让我深深敬佩这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猛士,他不愧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民族的榜样。

鲁迅诗词作品不多,但他的名句却永存我心中: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