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残疾人!中山评残医院新增4家,评残医生增至200多名
栏目:城事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5-19

石岐区大信社区80多岁的江叔因早年工伤导致左手断臂,由于家属和自己表述不清,之前被评定肢体残疾三级。市残联康复社工开展家访时发现,其剩下的右手也受电击影响近乎丧失功能,近日带着江叔前往医院进行重新评残,被认定为肢体残疾一级。记者采访了解到,像江叔这样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情况不少。近期,市残联通过增设评残医院、评残项目,购买社工服务等方式,为一众残疾人提供便利的评残服务。

重新评残获重疾补贴及相关福利

“江叔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远嫁了,另一个女儿患有智力残疾,在之前评残过程中对身体的情况不清楚,其右手被电击的情况没有告诉当时的评残医生。若不是被社工助残过程中发现,很可能就会错过一些重度残疾的政策。”市残联康复部社工孙欣健透露,顺利评上肢体残疾人一级后,江叔除了可以享受每残疾人基本补贴等外,还可以享受每月235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中山各个社区里,还有很多江叔这样的案例,需要我们进一步宣传评残政策,让符合资格的残疾人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福利和关爱。”

市残联表示,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然而不少市民因不了解政策而错过评残,或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而没有及时重评,更有一些残疾人不方便出门或不了解助残流程而延误办证。因此,她们通过增设评残医院、评残项目,购买社工服务等方式加以解决。

我市评残医院和评残医生相应增多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残疾人证合法管理工作,维护残疾人证的严肃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记者近日从市残联获悉,今年5月,经广东省残联、广东省卫健委正式批复,在原有7家评残医院的基础上,我市已新增多家评残医院,分别是古镇人民医院、横栏人民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和黄圃人民医院。原有的评残医院也新增了评残科目,过去全市100多名评残医生增至200多名,确保每一片区都有一家评残医院,方便了各镇区群众就近评残。

此外,孙欣健告诉记者,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出门一趟并不方便,有的残疾人到评残医院挂号却不知道去哪个科室,有的到医院才发现当天的评残医生并不开诊。此外,经医生诊断后,还要到医院办公室加盖公章确认,不够便利。“对此,经过市残联和评残医院协调后,这些流程得到了简化。我们还制作了《中山市评残医院咨询方式预约方式》发放到全市277个社区,只要有评残需求的市民到社区咨询,就能得到详细的解答和预约服务。”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记者 徐钧钻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