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栏目:专题 来源:中山+ 记者 隋胜伟 张房耿 袁婵 通讯员 钟仁宣 发布:2025-03-27

3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3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记者 夏升权 摄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郭文海主持大会。受中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副市长叶红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长春作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万春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红作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林锐熙、梁子财、林凯、陈符英、吴军、徐宁军、余振孝,市政协主席庄树俊等。大会应到代表418人,实到人数403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10时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叶红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山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深中通道建成开通致贺信,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与会代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1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1500亿元、增长5.4%。参与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报告指出,一年来,我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高质量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81件、市政协提案132件。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决反对“新形象工程”,推动政府作风持续转变,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

代表们审读政府工作报告。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中山进入重大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中山现代化建设充满期待,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切实强化抓机遇、谋改革、促发展的意识,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打造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中山,奋力开创中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大会现场。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报告指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报告强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二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三是着力扩内需稳外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四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五是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六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七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更加美丽中山。八是激发文化传承创新活力,提升城市综合影响力。九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十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山。

报告指出,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政府效能提升,持续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代表们审读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文波 摄

报告强调,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守正创新、笃行实干,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奋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中山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9197人浏览   2025-03-28
中山日报社论丨破茧重生 再启新程
原创 9067人浏览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