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2月13日18时左右,正在武汉高铁站候车的中山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妇科护士长朱晓明挺身而出,救助一名发高烧的三岁孩子。在她与其他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孩子化险为夷。这些医护人员即使不在岗位上,也以实际行动守护春运,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值得点赞!
在危急时刻,之所以有四五位像朱晓明这样的医护人员主动站出来,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上演生命“接力赛”,是因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一颗仁爱的正义之心,更有一种崇高的职业素养。
在朱晓明护士长等人的义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医护人员不仅“敢救”,而且“会救”,真正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敢救”是因为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障施救者的合法权益,有法律为乐善好施者“撑腰”;“会救”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站出来的医护人员具备这样或那样的专业知识。从朱晓明护士长救人的例子里可以看到,还有四名医护人员加了进来,各施所长,最终让孩子化险为夷。
与此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从博爱之城中山出发的朱晓明,纵然身在武汉,也不忘中山的博爱精神,以实际行动阐释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
在中山,类似于朱晓明这样的善举,其实不胜枚举。或有公交集团一年涌现好人好事8895宗,或有热心市民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无论是哪一种善举,都是这座城市的文明之举。正是这些小小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也正是这些细枝末节里见文明,不断给这座城市品质“加分”。
让每一个人都为中山的城市品质“加分”,需要大家首先担当文明的践行者,然后才能成为文明的受益者。诚然,中山正在不断培育文明细胞,不断健壮文明肌体,让文明的细胞植入城市肌体的每一寸每一分。正如即将举行的2024年中山慈善万人行一样,已然“行”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创建之路。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