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火炬高新区获悉,在刚刚落幕的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上,火炬高新区中心小舞蹈队原创作品《驯鹿人的孩子》凭借精湛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创意,在全省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勇夺舞蹈类金奖。
与此同时,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定向比赛中,由火炬高新区中山市纪雅学校牵头组建的中山初中组定向代表队,以13枚金牌、8枚银牌、团体总分第一的傲人战绩,让“中山定向”成为这场青春盛会里最亮眼的标签。
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舞蹈金奖奖杯。通讯员供图
累累硕果,是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生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体教融合、美育浸润、劳动实践行动、建设书香校园等方面多维发力的成效体现,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尊重学校、学生特色发展的高分答卷。
特色课程沁润
美育实践激发个性发展
下午课后四点半到六点,火炬高新区中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书法教室里毛笔落笔有力,音乐教室里高胡悠扬绵长,舞蹈室里学生翩翩起舞……
美育是重要的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火炬高新区教体文旅局遵循培根铸魂的大美育观,积极构建丰富多元的特色美育课程体系。区内各校依托自身优势,开设粤乐、戏剧、舞蹈、合唱、绘画、书法等种类繁多的艺术社团和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驯鹿人的孩子》舞蹈精彩画面。通讯员供图
本次在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上勇夺舞蹈类金奖的区中心小舞蹈队原创作品《驯鹿人的孩子》,正是这一理念下结出的璀璨明珠。该作品选题独特,编排精巧,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表演不仅征服了评委,更生动展现了火炬高新区中心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以及指导老师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智慧。
绿茵场上跃动
体教融合促进阳光成长
周末的操场、寒暑假的山野、节假日的训练场,成了纪雅定向越野队员最熟悉的“第二课堂”。教练员冯嘉义老师全程陪伴,带着队员们在雨中耐力训练,在烈日下练定向专项技术,在寒风里打磨接力配合。一年来,没人算过跑了多少公里,磨破了多少双鞋,只知道每次训练结束,汗水浸透的运动服能拧出水,晒黑的皮肤上能数出晒痕——但这群少年眼里的光,却一天比一天亮。
纪雅学校定向越野队员合影。通讯员供图
省中运会的哨声已落,但这群少年的奔跑不会停止。他们用13金8银,不仅刷新了中山定向越野在省中运会的历史最佳成绩,更让全省看到了中山学子“智勇双全”的风采。
成绩的背后,是火炬高新区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决心。火炬高新区教体文旅局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致力于打造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将增强学生体质、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定期通报表扬
闪耀成绩鼓舞攀登向上
为营造崇尚先进、追求卓越的良好教育生态,火炬高新区教体文旅局建立了常态化的激励机制,每月汇总系统各单位在国家、省、市各类活动中的获奖和荣誉,每学期汇总教师个人在省市技能比赛、课堂比赛、科研成果等的成绩,定期发布通报表扬,组织经验分享会,将区内各校在五育融合各方面的突出成绩和先进经验进行广泛宣传。
据统计,今年以来,火炬高新区共印发7份集体、2份专项工作、1份教师科研成果的通报表扬。每一份通报都在传递着清晰的信号,每一份努力都被珍视,每一项突破都值得肯定。有效地激发了全区教育工作者潜心育人、锐意创新的热情,点燃了莘莘学子见贤思齐、勇攀高峰的斗志,成为推动火炬高新区教育持续向上、不断超越的源源动力。
编辑 付陈陈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