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光谷”如何采他山之石引创新活水?深调研报告来了!
栏目:火炬区 来源:中山+ 记者 黄凡 黄启艳 谭华健 魏静文 发布:2025-05-0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中山火炬高新区光学产业具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2024年3月28日,中山火炬高新区“湾区光谷”正式揭幕,开启光学光电产业发展新篇章。

4月中旬,由中山日报社、中山广播电视台骨干记者组成的“挺起‘产业脊梁’——中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型深调研采访团队深入武汉“中国光谷”展开调研,为中山现代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山打造“湾区光谷”提供思考和借鉴。

连日来,中山日报除了在中山+平台推出多篇新闻报道外,还在纸质报纸重要版面刊登了多篇理论及深调研稿件。现将稿件在“中山+火炬频道”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湾区光谷”
如何聚光成“炬”?

4月14日《中山日报》04版理论周刊,点击版面图查看报道详情。

 观点:

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中山市政协委员冀鸣:
提早布局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新赛道

中山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未来产业培育的黄金时期,聚焦原子级制造、量子科技等颠覆性技术和新型产业提早布局,设立攻关基金并推行揭榜挂帅,为国家级战略任务承担单位加强配套,引导和形成颠覆性技术突破。依托细分领域特色企业引领作用,联合链主龙头单位和科研平台,开放特色应用场景验证,支持产学研用共建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加速技术迭代。梯度培育创新主体,通过本地特色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颠覆性技术在航天军工、半导体和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形成“原创—验证—落地”闭环生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中山市科技局二级主任科员、 九三学社社员张振:
构建光电产业全链条生态赋能新范式

为贯彻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中山市以火炬高新区“湾区光谷”为省级战略支点,构建“一核多极”光电产业生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四链融合”创新机制,组建政产学研联合体突破光通信芯片、激光雷达等“卡脖子”技术;实施“光电人才雁阵”工程,构建“领军—工程师—工匠”梯度化育才体系;深化“双岸战略”,联动深圳、武汉等创新极共建中试基地与跨域实验室,推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协同”全链条跃升,全力建设国家级光电协同创新枢纽,赋能珠江口东西两岸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
打造“湾区光谷”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山近年来全力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其中创新一体化是中山推动与周边区域在科技创新上协同与合作的主要抓手。光电光学产业作为中山市“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组成部分,打造“湾区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对我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好种子”如何
在“热带雨林”里成长?

4月22日《中山日报》02版深调研,点击版面图查看报道详情。

 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高明:
建立一条“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链

多年的实践,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探索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创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个学科”的创新模式。经过20多年的探索,科技园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开始,推动全链条孵化服务,建立了一条“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链。

海聚科技创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琦琳:
引才就是招商,招商就是引才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第三方招商引才机构,即把人才当作“明星”,核心业务人员被称为“技术经纪人”,为人才的发展链接资源、规划路径、提供服务。在人才进来的时候,附着在人才身上的项目也就进来了。引才就是招商,招商就是引才。技术经纪人要非常专业,即“能敲开高校的门,走通政策的路,深入人才的心”。


中山该如何追“光”逐“电”
聚链成群?

5月7日《中山日报》03版深调研,点击版面图查看报道详情。

 观点:

武汉天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刚:
湾区光谷可以加强和武汉光谷的合作与联动

“中国光谷”特点在于技术硬核,尤其光电激光技术比较强。依托武汉高校的人才优势,研发人员的供给比较充裕。湾区光谷在产业化和市场全球化方面具备优势。武汉是个内陆城市,想将研发出来的产品实现产业转化并快速推向全球,比较难。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能力很强,能快速将研发成果转换为产品,并快速销往全球,生产综合成本优势明显。

中山可以和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互动,利用双方各自优势,例如互相招引企业、研发机构、互相落地子公司,联合光电在武汉成立公司,就会把电也带到中山,再结合大湾区的产业链齐备优势,形成全球化的产业布局。中山的产业发展,可以从单一的光学镜片或光学零部件制造升级迭代为光电产业。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卫通事业部总经理刘科种:
想办法把整个产业链企业聚拢

武汉目前对一些新兴行业的投入,其实响应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成立专门的一些专项基金去扶持相关的企业,不管是扶持也好,还是招商引资也好,想办法把整个产业链企业聚拢到这里来。

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秘书长黄纯根:
提升光电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密度

中山光电产业发展比较偏向光学元器件成像,还需要来“电”以补助产业链当前存在的短板,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深中通道打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大交通,开始吸引一些深圳光电设备、光电显示等企业前来布局。要抓住中山制造的比较优势,承接更多湾区光电企业生产制造项目的溢出,提升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密度。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2973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