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友记饭堂”丨Living in Zhongshan
栏目:视频 来源: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发布:2025-11-2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来自南非的古斯塔夫与来自巴勒斯坦的埃文
在中山相遇,共同开一间“老友记饭堂”
- Living in Zhongshan -
[点击视频↑↑]

在中山凯茵一个热闹的街角,有一家名为“PAREA”的餐厅。这个名字源自希腊语,意为“朋友的聚会”。这里提供地中海以及一些中东、土耳其特色的饮食,两位外国主理人——来自南非的古斯塔夫与来自巴勒斯坦的埃文,逐渐把这里编织成朋友聚会的“社区客厅”。

从南非到中山:
一个关于“选择”与“归属”的故事

古斯塔夫与中山的缘分始于七年前。“当我来到中国,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中山。”他回忆道。最初,他在中山做了六年的英语老师,后来转入工厂担任项目经理。生活轨迹的转变,源于他与妻子组建家庭后,决定在中山凯茵定居。


丨古斯塔夫在料理食物

“我们当时想,这个区域那时还没有属于我们口味的餐厅,要不要就开一家餐厅?”这个念头,最终促成他和妻子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小店。而餐厅名字“PAREA”的灵感,来源一次探访希腊岳父家的旅程。“我太喜欢那里的文化、食物,还有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自由与亲近。”古斯塔夫说,“当我们回来,‘朋友的聚会’这个概念就自然浮现了。”

餐厅名“PAREA”意为“朋友的聚会”


从常客到合伙人:
一个关于“热情”与“更好”的决定

埃文的故事,则始于他对美食的执着。已在中山生活近十年的他,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他是因为他的中国太太而来到中山定居,目前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他与PAREA的缘分,始于他是老店的“第一批常客”。


丨埃文一家

“我对食物有非常强烈的热情。”埃文说,“我也是住在这个社区,当我发现古斯塔夫的餐厅,我便去尝试。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一次,我主动找到古斯塔夫,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一起合作,换一个更大的地方,引入新菜,提升现有菜品的品质。’”这个提议,让两人从店主与熟客,变成了并肩作战的合伙人。

新餐厅开业仅几个月,空间更宽敞,厨房更大,菜单也从过去因场地限制的寥寥数样,丰富为融合地中海与中东风味的多元选择。“旧店很小,能做的不多。现在我们有更多可能。”

“我们不改变食谱,但我们分享食物”

谈到菜系,两人强调“地道”与“分享”的核心。

“我们不认为我们是为了本地口味去改变食谱。”古斯塔夫解释,“我们只是增加了一些大家更熟悉的菜式,比如汉堡、鸡翅,但我们的核心菜品,如混合烧烤拼盘、牛肉串、希腊沙拉,都保持了地道的做法。”

为了追求原汁原味,他们不惜成本进口香料。“有些香料,比如我妈妈从南非带来的一整箱,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古斯塔夫说。而埃文则指出,地中海饮食与广东菜其实有共通之处——“新鲜度”。“广东人非常讲究食材新鲜,这一点,在希腊和中东料理中,同样是灵魂。”

餐桌礼仪上,他们也带来了“分享”的文化。“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我们习惯点很多不同的菜,大家一起分享。”埃文说,“这和中国文化中‘围餐’的习惯很像。”


在异乡筑梦:语言、家庭与社区融入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最大的挑战是“语言障碍”。

“翻译软件能帮你,但很多深层的文化意涵和理解,还是会丢失。”古斯塔夫说。他的解决办法是“硬着头皮上”,“你别无选择,只能投入精力去解决。”埃文则依靠家人作为“中文老师”,“我的孩子放学回来说些我不懂的话,我就让他们教我。”

对于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古斯塔夫刚经历了在中国生子的“疯狂体验”。“这是一次巨大的祝福。”他说,“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在这里长大,认识每个人,和每个人交谈。这种社区感,对我非常重要。”他和家人喜欢去海滩,享受中山及周边城市的自然风光。

他们所在的社区,以其国际化和慢节奏的生活吸引着他们。“这里有点异国情调,很放松,你需要的东西基本都有,不用跑远。比起大城市,这里的生活更慢一些。”埃文说。虽然还未深度参与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但他们表示未来会计划在餐厅举办类似的活动,加强邻里联系。


丨埃文常跟读幼儿园的两个孩子学讲中文


一张旧桌子的特殊意义

在PAREA餐厅中央,有一张看起来颇有年头的长木桌。“这其实是从老店搬来的。”古斯塔夫抚摸着桌面说,“这是我们的‘共享桌’。常客们会过来,坐下,聊天,分享时光……它很旧,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几乎餐厅里所有的装饰,都是他们亲手完成的,既陈列了来自希腊的雕塑摆件,也有中东风情的草编挂件。“当你亲手去做一件事,它会承载特别的含义和情感联结。”


人情味,是共通的“世界语”

常客Daniel是一位英籍人士,由于在香港出生和工作,讲着一口流利的粤语。他道出了许多熟客的心声:“我最看重的是三个方面:人情、感情、义气。在这个社区,全都有,所以,我很喜欢这里。”他与老板们建立的,正是这份超越商业的感情。


丨常客Daniel很喜欢邻里间的人情味

这或许正是PAREA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提供异国风味,更营造了一个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感到被接纳、被连接的空间。从南非到巴勒斯坦,从希腊到土耳其,最终在中山这个城市,古斯塔夫和埃文用食物作语言,演绎着“PAREA”最本真的含义——一群朋友,因分享而相聚,因相聚而成为更大的“我们”。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家的味道,也烹出了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暖的世界滋味。

In a quiet street corner in Bokai Community,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there is a restaurant called “Parea”. The name comes from Greek, meaning “gathering of friends”. The restaurant serves Mediterranean cuisine along with Middle Eastern and Turkish specialties. Co-owned by Gustav from South Africa and Evan from Palestine, the restauran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ommunity living room”- a place where friends and neighbors gather, chat, and feel at home.

∗∗∗∗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统筹/采拍:廖薇
拍摄/剪辑:孙俊军
采写:詹琪琳丨封面:陈思理
翻译:周欢 廖薇
二审:曾嘉慧丨英文终审:饶梅芳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